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荣昌校区846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判断题

1. 测绘环己焼-乙醇二组分系统的沸点一组成图,为了测定一定外压下,混合物沸腾时的气、液两相组成,通常是用阿贝折光仪直接测定其折射率而得。( )

【答案】√

2. 气体向真空膨胀的内能值为零。( )

【答案】×

【解析】绝热条件下,气体向真空膨胀的内能变化值才为零。

3. 可以利用物质相变温度的恒定性,来控制系统温度的恒定性。( )

【答案】√

4.

分解反应动力学实验中,可以用物理法测定

【答案】√

5. 各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对于独立子,其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是振动能>转动能>平动能。( )

【答案】√ 【解析】

6. 能量标度零点选择不同,粒子配分函数值不同。( )

【答案】√

【解析】配分函数值于能量零点的选择有关。

7. 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少量稀溶液,沉淀会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又会析出沉淀。( ) 【答案】

【解析】

溶作用,使 胶体微粒带正电荷,加入的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充当稳定剂,通过胶沉淀重新分散成胶体颗粒而形成溶胶,出现沉淀“溶解”现象。而再继续加入浓度的变化,通常是用量气管测量迅分解出的气的体积。( ) 电解质,就导致溶胶不稳定,发生聚沉,出现沉淀现象。

8. 可用水银接触温度计控制恒温系统的温度波动。( )

【答案】√

9. 因为吉布斯函数变。( ) 【答案】

来求解平衡常数,表示的是标准状【解析】一般是根据所以是在温度T 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

态下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

10.在外加直流电场中

,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 【答案】

【解析】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二、问答题

11.试画出恒温槽恒温原理的示意图,并对其恒温原理做简要说明。

【答案】恒温槽恒温原理示意图如下:

如下图所示,首先按所需要恒温的温度,将水银接触温度计中的钨丝触针的位置固定,当触针与接触温度计中的水银尚未接触时加热器加热,槽内介质温度上升,接触温度计中水银柱上升,待与触针接触时,则线路PC 接通,线圈C 中产生磁场,将磁铁M 吸起,使MLR 线路断开,加热器停止加热,槽内温度开始下降,接触温度计 中水银柱亦开始下降,并与触针脱开,线路PCM 断路,线圈中磁场消失,磁铁落下,线路MLR 接通,加热器又开始加热,槽内温度上升,如此循环往复,使槽内介质在一定温度区间波动。

图(a )加热时之线路 (b )停止加热时之线路

12.真实气体和理想气体的逸度与压力p 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 和b 点都有所以点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b 点是真实气体的标准状态。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同一温度下,真实气体和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相同,都是纯气体在该温度下,压力为100kPa ,并符合理想气体特征的假想状态。

13.试证明若某气体的则该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时,气体温度必然下降。

【答案】因向真空绝热膨胀,故

又因

由于

14.在的稀溶液中通入气体,生成溶胶。已知 . 能电离成及和试写出胶团的结构,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相同体积摩尔浓度的使上述溶胶聚沉,写出电位的计算公式。 【答案】

更易使溶胶聚沉

15.写出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

【答案】向正极移动

两种溶液,哪一种更容易并注明式中各项物理量所代表的意义。 其中,为圆周率,m 为分子质量,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h 为普朗克常数,V 是分子运动空间的体积。

16.破坏溶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说明原因。

【答案】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的三个重要原因。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降低溶剂化作用皆可使溶胶聚沉。其中,加入过量的电解质(尤其是含高价反离子的电解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增加电解质的浓度和价数,可以使扩散层变薄,斥力势能下降。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势垒的高度相应降低。当引力势能占优势时,胶体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