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外语学院830文学综合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宫体诗

【答案】宫体诗是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是指一种讲求声律、对偶与辞采华美的轻艳靡丽之风,梁代时宫廷贵族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追求强烈的声色刺激。宫体诗创作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娱乐性质和对写实技巧的追求。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承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唐代律诗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作用。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以说是宫体诗的合集。直到“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宫体诗浮靡轻艳的创作风气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2. 饮冰室诗话

【答案】《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3. 元嘉体

【答案】元嘉体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其特点是注意描绘山水,讲究对偶,在宋文帝元嘉年间为一时风气,故名之。“元嘉体”之名始见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用以概括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诗风。谢灵运擅长写山水诗,以辞藻富赡,善于描写自然景物著称; 颜延之以侍宴、应制之作居多,其特点是典雅、凝炼,往往雕琢过甚,用典过多,虽亦有写景之句,常有“雕缓满眼”之弊; 鲍照作品以乐府诗为最有名,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远胜颜、谢。他乐府以外的一些诗则较重辞藻,其特点是以奇险取胜。

4. 《孔子诗论》

【答案】《孔子诗论》是21世纪初上海博物馆公布新发现的竹简资料之一,完、残简共29支,整理者根据内容将这部分竹简资料定名为《孔子诗论》。全篇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的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的再传弟子几说。

5. 论语

【答案】《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成书在战国初年,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了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6. 江西诗派

【答案】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发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 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芋绵。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简答题

7. 简述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渊源及其主要题材。

【答案】(1)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渊源

明代英雄小说的渊源是“说铁骑儿”一家。“说铁骑儿”是宋代“说话”类别之一,大抵为讲说战争故事,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2)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主要题材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在说唐、说岳和说杨三大系列上:

①说唐系列

说唐系列包括《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和《唐书志传》。他们以李世民为中心展开故事。《人唐秦王词话》的故事,由“李公子晋阳兴义兵,唐国公关中受隋禅”起,到“唐太宗渭水立盟,李药师阴山奏凯”止,描写了李世民征伐群雄,一统天下的历史功绩。它以回为单位,每回开头有诗、词或赋体韵文,接着是四句诗或上下对句,然后进入故事,一回结束时又有四句诗,并有明显的“扣子”的痕迹。叙述故事以散文为主,间有七字句和攒十字的唱词,而以七字句为多。唱词与说白连用,起着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人物开脸、绘景状物或者渲染气氛的地方,常常用“赞”,长短不等,句式也较灵活,与现代说唱长篇大书的艺术特点大同小异。

②说岳系列

说岳系列比较重要的是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主要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驶勇无比,卒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善良的愿望。此书结构完整,编年纪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③说杨系列

说杨系列是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代表作品是:熊大木所编《北宋志传》和《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写杨门一家几代人前赴后继,忠勇卫国的英雄事迹。作品在着重表现激烈民族矛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达了人民群众要求抵御外患,谴责权奸,表彰忠烈的理想和愿望。语言通俗朴素、生动活泼,风格粗犷豪放。但其情节的安排尚欠妥帖,形象的塑造也稍显粗糙。

8. 《九歌》的创作特点。

【答案】《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的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意象清新、语言优美并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抒情诗。《九歌》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具有明显的表演性

《九歌》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人们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如《东皇太一》:“扬袍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即是对当时歌、乐、舞同时表演的记录。《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表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无论是歌、乐、舞三者一体,还是巫与神分角色演唱,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

(2)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深入

《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此外,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干古言秋之祖”。《山鬼》中众多的景物描写:林深杳冥,白日昏暗,浮雨连绵,猿啾狖鸣,风木悲号,那种压抑低沉的气氛,真切地表现了山鬼的孤独和绝望之情。

(3)语言极富表现力

《九歌》的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不论是写情还是摹景,都能曲尽其态,有极强的表现力。在传达悲剧性的意境中,尤能低徊婉转,韵致悠长。后人赞曰:“激楚扬阿,声音凄楚,所以能动人而感神也。”

9. 简述豪放词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豪放词是我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取材广泛,常描绘奇伟景物,抒写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