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840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文化帝国主义
【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imperialism ),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卞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2. 《温哥华太阳报》
【答案】《温哥华太阳报》属霍林格国际公司,是该公司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全国发行榜上位列第五。最初名称是《新闻一一广告报》,后改名《太阳晨报》,1944年出版商唐纳德·克罗米将其改名为《温哥华太阳报》。他坚持进行有分量的报道,强调地方新闻的鲜明性和可读性,雇用了一批专栏作家,向世界各地派驻记者,使该报的势力日增。
3. VOA
【答案】VOA 是美国之音(V oiceOfAmerica )的简称。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喉舌,也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该台于1942年创立,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起初是反法西斯德语电台,后增加多种语言,二战后转为反共电台; 1953年起归美国新闻署领导,总部在华盛顿; 70年代以后逐渐改变对外宣传策略,内容趋于广泛,体现美国政界的主流倾向。如今在继承传统广播方式的同时,VOA 己经开始用Email 的方式向人们发送新闻,同时开办网络广播和卫星电视。
4. 威尼斯小报
【答案】威尼斯小报是指发源于威尼斯的手抄小报。1536年威尼斯己有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1566年威尼斯出现定名的小报,称为“手抄新闻”。这种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zetta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 eniceCazzetta (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 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
5. 《新生活报》
【答案】《新生活报》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一份合法日报,1905年11月2日在彼得堡出版。同年11月20日列宁从国外返回俄国,亲自编辑《新生活报》以配合党的中心任务一一准备武装起义,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资产阶级政治家恐惧和仇视该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抛出报纸应当“无党性”的言论。对此,列宁在《新生活报》第12期上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新生活报》的革命宣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发行8万多份,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讲坛。报纸共出27期。其中有巧期被没收和焚毁,第27期因刊登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宣言而被查封。
6. 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答案】《纽约太阳报》于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戴创于纽约,其口号是:“照耀所有人(ItShinesforAll )"o 《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也是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该报的零售价是一美分或一便士,故称“便士报”,又称“廉价报纸”。由于其发行的成功和开创性作用,与后来创办的《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廿大便十报。
7. 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在现时状态下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的人。现实受众是大众传播的现实作用对象。他们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参与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或传播过程之中,有可能成为现实受众的人。潜在受众是传播者需要争取、发展的对象。对新闻传播媒介来说,可将接触某种新闻传播媒介而不接触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视为其他媒介的潜在受众。从传播过程来看,现实受众体现在现在时态,而潜在受众内含在未来时态。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今天的潜在受众会转化成明天的现实受众,昨天的现实受众又会转化成今天的潜在受众。
8. 《莱茵报》
【答案】《莱茵报》于1842年创刊于科伦,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筹办,曾任编辑、撰稿和主编。该报揭示了当时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报刊出版问题、农民问题、德国统一问题等,抨击了普鲁士的官僚制度、政治措施。1843年被查封。《莱茵报》是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产阶级反对派报纸,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
二、简答题
9. 简述普利策的《世界报》及他的办报特点和社会贡献。
【答案】(1)《世界报》
1883年普利策《纽约世界报》的出现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的主体。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发刊词中他宣称:要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营管理力一法,使《世界报》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读者。普利策从两个方面加强该报的影响力:
①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不断揭露贪污行为,攻击不正当财富的拥有者,提倡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
②该报能迅速打开局面的原因还在于,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
(2)普利策的办报特点
①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②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机,提高该报声誉。如为筹建纽约港自由女神像台座发起的募捐活动; ③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④篇幅大,报价低;
⑤率先使用抽图(木刻图画);
③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3)社会贡献
普利策深知好的报纸必须要有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十分注意进行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他的遗嘱中宣布捐赠250万美元作为建立新闻学院的费用。可惜的是当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落成时,普利策已经去世了。普利策还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奖项有优秀的文学、历史、音乐和新闻作品,其中以新闻奖的比例最大。普利策奖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荣耀的奖赏。普利策是一个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的资产阶级“改良家”。他政治上的进步、新闻事业理想和贡献应当予以肯定,其煽情主义做法则应加以批判。
10.二战后,意大利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_战后,意大利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独家垄断时期(1946年至1975年)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成立于1946年,当时由政府直接控制。它所属的3个全国性的电台广播网于1950年开始播出。正式的电视广播始于1954年,当时电视信号覆盖的面积为全国领土的36%a。正式的彩色电视广播始于1975年。
1975年,意大利议会通过了一项重要法令一一《关于广播和电视播出的新规定》。该法令规定,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政治上独立,报道要客观; 公司下属电视台实行自治,节目计划受议会监督。针对日益强烈的要求开办商业性电视台的呼声,新规定重申了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独享的全国广播的权利,同时要求该公司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尽管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上百家地区性私营广播电台,70年代初期,个别城市还出现了地区性私营电视台,但直到70年代中期,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的垄断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
(2)商业广播迅速发展时期(1976年至1990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