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27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史基础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纸草(纸莎草)
【答案】纸草(纸莎草)是人类早期所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纸莎草生长在尼罗河畔,外皮薄而坚韧,茎内有网状木髓,古埃及人用这种网状木髓制成纸莎草纸,用菜叶加烟渣调成墨汁,以芦苇茎作笔杆在纸莎草纸上书写文字,公元前2000年,埃及统治者普遍使用这种纸莎草纸传布文字条令,记录各种信息。它对整个社会体制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考古学家已发现了用埃及文、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以及希伯来文书写的纸莎草书卷。
2. 《巴西日报》
【答案】《巴西日报》是1891年作家鲁道夫·丹塔斯等4人在里约热内卢创办的葡文报纸。政治性较强,版面严肃,国际新闻较多,调查性报道对社会黑暗面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特稿和评论很受欢迎,向大众介绍优秀的艺术和娱乐节目,影视评论颇具权威性。
日出对开30至40版,星期日100版以上,还仿照《纽约时报》星期日出图片新闻和色彩鲜艳的《巴西日报周刊》,发行量约为17万份,是仅次于《圣保罗州报》的巴西第二大报,首页刊登分类广告,在世界大报中较为独特。该报也有通讯社,并经营广播电台。
3. 新西兰电视台
【答案】新西兰电视台(简称TVNZ )于1960年在奥克兰开播,目前播出面积覆盖全国。来自英、美、澳等国的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90年全国100个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有99个是该台播出的。而1997年新西兰电视台收视率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被打破,收视率降为64%,并导致了四个频道的关闭:“太平洋地平线电视台”(HPTV )、毛利人电视网“奥替罗阿电视台”、主要播出音乐节目的“马克斯台”和“呼喊台”。
4. 受众的“碎化”
【答案】受众的“碎化”是指资讯的获得不再执着于某个媒体的“全程依赖”,而是在不同方面、不同的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媒体。碎片化与碎片化倾向伴随的是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碎片化之下的真正含义,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受众碎片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①受众碎化是降低媒介受众与广告主目标消费者之间的重合度的重要力量;
②受众碎化使消费需求变得丰富,从而有利于促进节目产量的增加;
③受众碎化是大势所趋,使数据库营销广受青睐,同时也使广告媒体策划变得更为重要; ④在政策的允许下,承载信息的渠道将需求各异的受众分割成一个个专门市场。
5. 《回声报》
【答案】《回声报》原名《出口回声报》,1908年由斯克雷兄弟创办。《回声报》是法国的一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经济日报,能比较完整地提供法国财政经济方面的消息。该报是西方国家经济类主要报纸之一,经济新闻和文章占全报(广告除外)篇幅80%以上,内容涉及国内外工农业、科技、金融等几乎所有经济部门。主要读者对象为企业主和工商业管理人员。
6. 俄罗斯新闻社
【答案】俄罗斯新闻社的前身是新闻通讯社,由苏联的四个团体一一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系协会、全苏政治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于1961年2月联合创办。1991年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改称俄罗斯新闻社。1992年初叶利钦将之与塔斯社联合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简称“俄通社”,以“俄通社一塔斯社”的电头发稿。1994年叶利钦又将俄罗斯新闻社独立出来,重新获得国家通讯社的资格,地位与俄通社一塔斯社相同。
7. 西方四大通讯社
【答案】西方四大通讯社是指法国新闻社、英国路透社、美国联合新闻社和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前身为哈瓦斯通讯社)由哈瓦斯于1835年创办于巴黎,路透社由路透于1851年创办于伦敦,美联社于1848年创办于纽约,合众国际社是由斯克里普斯于1907年创办的合众社和赫斯特1908年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
8. KDKA 电台
【答案】KDKA 电台是美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办理了执照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建立KDKA 电台,最初播放了哈定和考克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一般认为,1920年是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
二、简答题
9. 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传播新秩序”问题上的理论分歧。
【答案】为了实现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理想,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加强政府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这引起发达国家的强烈指责。在他们看来,现有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并不像发展中国家所批评的那样不平衡、不公正。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的措施直接威胁到了“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人权的侵犯,并且严重控制和危害了世界新闻信息的自由流通。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
发展中国家普遍公开拥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主张自由必须以责任、义务为条件。
它们反对发达国家所持的新闻自由毫无限制的观点,反对片面强调新闻自由的绝对性。在发展中国家看来,所谓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只是西方保护其既得利益的一种道德屏障; 坚持绝对的新闻自由,实际上意味着容忍发达国家新闻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肆意地损害。
发展中国家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与西方新闻理论界流行的社会责任理论颇为吻合。社会责任理论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便是自由必须伴随着责仟,新闻工具一方面享有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只有以这种责任和义务作为新闻业务的基础,新闻自由才会有益于社会,反之,如果新闻媒介不承担责任,政府就有必要加以干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并没有坚持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原则。美国新闻学教授赫伯特·席勒说“言论自由可以解释为美国的新闻工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消息不受:
约束。”实际上就是在国际新闻传播上,新闻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接受任何外来干预的。显然,这与社会责任理论是直接冲突的。
发展中国家主张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自由必须伴之以责任,两者不可偏废; 而发达国家则主张绝对自由,反对限之以责仟,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政府控制新闻传播,以至于危害作为基本人权的“新闻自由”。
(2)新闻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一位名报人曾说过:“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表现了自由竞争中西方新闻界新闻价值的趋向:重视反常、意外,追求新鲜、刺激。这是由新闻媒介的私有化和盈利动机决定的。既然新闻媒介是一种牟利企业,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其新闻报道就应迎合读者心理,使新闻作品“商品化”。为了使某个事件成为新闻,就必须把它写成“有销路”的文章。还有一种倾向是歪曲事实,用一种最易于销售的形式来描写大家关注的事件。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媒介热衷于报道发展中国家的战乱、犯罪、灾难阴暗面。
发展中国家则不赞成发达国家的观点。它们主张报道新闻时,需要将各种事件和问题更广泛地与有关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注意和关心,并且保证尽可能客观地准确地描述这些事件和问题。即是说,新闻媒介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将其主要镜头对准发展、进步、光明的一面,既反映贫困饥荒,又要报道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饥荒的努力,使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困苦、顺利与挫折,得到同样的反映,保持大致的平衡。
10.简析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关系。
【答案】(1)首先区分“法治”和“法制”
法制是“rulebylaw" ,即通过法律进行统治。这里没有主体即统治者,法是被动的,这意味着统治者用法来为政治服务,如秦始皇制定法律。法治是“ruleoflaw" ,即用法来治理政治。法是主体,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2)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定义
①新闻法制,是指国家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为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控制、约束与调节所形成的法律制度体系。新闻法制属制度的范畴,它不仅包括有关新闻的法律制度,而且包括这些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