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443社会保障学2007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07年《社会保障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共3页)

一、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答案要点:

(1)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律,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这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2)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这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形。

(3)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北欧5国成为福利国家的典范。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81年智利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同时,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与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并加大私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力度。

2.答案要点:

(1)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社会保障水平既非越高越好,也非越低越好。

(2)一国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与经济发达程度,同时,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财务支付上具有可持续性。

(3)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设计应该与社会保障基本功能相适应,并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社会适当性。

(4)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与本国国情相适应,它受制于一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3.答案要点:

第一层次(第一支柱):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承办的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救助。 第二层次(第二支柱):以雇主为责任主体承办的私人养老金计划(也称补充养老计划、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第三层次(第三支柱):以家庭或个人为主体的自我保障计划,如人寿保险、个人养老储蓄(如美国的IRA)等。

4.答案要点:

(1)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是所有的工薪收入者;社会救助对象则是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下的人群。

(2)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是由参保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或社会保险费;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则是财政拨款。

(3)给付方式与给付标准不同。社会保险的给付具有补偿性和对称性;社会救助的给付则具有低层次性和短期性。

(4)社会救助的与社会保险在功能上是互补的。社会救助是立法最早且历史最为悠久社会保障项目之一,然而,现代社会保险已占据社会保障的主体地位。尽管社会保险为社会安全设置了一道防线,但仍会有一部分人因保障不足而生活十分困难,这部分人也需要通过社会救助向他们提供物质帮助。

5.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