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演绎推理

【答案】演绎推理是指以一般原理作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判断,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一般而言,只要前提是一般的,结论是个别的,就都属于演绎推理。其特征包括:演绎推理的思维特点,是从一类事物的普遍规律中推导出其中某一个事物的性质,因为这一事物的性质包含于它所属的一类事物的共性之中,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演绎推理是从人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别”的判断。

2. 短评

【答案】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它比之社论要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一般由编辑部的具体部门定稿,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

3. 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4.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5. 经济漫谈专栏言论

【答案】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经济漫谈式的言论也曾一度活跃。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