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理工大学62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文纳特卡制
B. 道尔顿制
C. 特朗普制
D. 曼海姆制
【答案】B
【解析】道尔顿制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2. 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
A. 墨翟
B. 孟柯
C. 王充
D. 韩愈
【答案】C
3.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 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使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式表征的是对某个主体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通常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 产生式是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4.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联结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C
【解析】联结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联结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出动地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任务: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人本主义理论从人性论、自我实现理论及“患者中心”出发,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5. 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从( )中独立出来。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社会
【答案】A
6. 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
A. 泛爱学校
B. 文科学校
C. 实科学校
D. 国民学校
【答案】A
【解析】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子女也一律改着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等。文科学校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 实科学
校则是19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学校是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初等学校类型之一。因此,答案选A 。
7. 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方法的是( )
A. 帖经
B. 墨义
C. 时务策
D. 诗赋
【答案】C
8. 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
A. 庠序之学
B. 国学
C. 乡学
D. 大学
【答案】A
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 )
A. 人文主义教育
B. 新教教育
C. 天主教教育
D. 耳仔稣会教育
【答案】B
【解析】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概括起来具有贵族性、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和人本主义五个特征。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稣会的教育出于其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因而带有强烈的贵族性。因此,答案选B 。
10.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
个字来代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 生计教育
B. 卫生教育
C. 文艺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