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省培养单位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838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气稳定度

【答案】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

表明大气是稳定的;大气是不稳定的;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大气处于平衡状态。有关,

2. BOD 、TOC 和TOD 【答案】BOD 是指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所需的氧气量,一般用5天的测试结果,即表示。DO 值越小,值和COD 值越高,还原作用越强。

TOC 是指水中所有的有机碳。它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此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TOD 是指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氧化需求的氧气量。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的表示。3.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4. 天然水的碱度

【答案】天然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

质总量。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强碱,如

酸盐等。

的物等;弱碱,如等;强碱弱酸盐,如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腐殖

二、简答题

5.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答案】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如下:

(1)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弓I 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机理

①流域污染物排入湖泊;

②富营养化湖泊中水化学平衡发生变化

③湖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

④湖泊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

⑤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起藻类繁殖,由于死藻在分解时消耗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6. 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的机制。

【答案】植物耐受金属毒害的机制是:

(1)植物耐金属毒害的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细胞壁钝化、跨膜运输减少、主动外排、区域化分布、螯合、合成逆境蛋白、产生乙烯等。

(2)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机制是通过诱导金属配体的合成,形成金属配体复合物,并在器官、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呈区域化分布。植物体内存在多种金属配体,主要包括有机酸(草酸、组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氨基酸、植物螯合肽(

富半胱氨酸的寡肽)和植物金属硫蛋白

(3)金属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后,细胞内的金属即以非活性态存在,或形成金属配位复合体转运到叶泡中,降低原生质体中游离态金属的浓度,它们参与植物对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非蛋白形态的

7. 简述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

【答案】(1)多氯联苯的来源

可作为变压器和电容器内的绝缘流体;在热传导系统和水力系统中作介质;在配制润

滑油、切削油、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胶粘剂、封闭剂等中作添加剂;在塑料中作増塑剂。

(2)多氯联苯的分布

由于多氯联苯挥发性和水中溶解度较小,故其在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由于

物所吸附,故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

可从水中快速吸收

在其富集系数为含量可高达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鱼体中易被颗粒的含量约水生植物通常范围内(湿重)。在某些国家的人乳中也检出一定量的

三、论述题

8. 从环境化学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和形成过程。

【答案】(1)影响酸雨地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i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K 转化条件

从现有的监测数据来看,降水酸度的时空分布与大气中

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就是说,某地污染严重,降水中和降水中浓度的时空分布存就低。如我浓度就高,降水的

国西南地区煤中含硫量高,并且很少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用作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量很高,再加上这个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二氧化硫的转化,因此造成了大面积的强酸性降雨区。

大气中的氨

己有研究表明,降水

的酸度。在大气中,取决于硫酸、硝酸与以及碱性尘粒的相互关系。或是大气中唯反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易溶于水,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起中和作用,从而降低了雨水与硫酸气溶胶形成中性的也可由于与应而减少,从而避免了进一步转化成硫酸。

大气中的氨主要来自于有机物分解和农田施用的含氮肥料的挥发,随

我国北方地区土壤

释我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

颗粒物酸度及缓冲能力

酸雨不仅与大气的酸性和碱性气体有关,同时也与大气中颗粒物的性质有关。大气中颗粒物的组成很复杂,主要来源于土地飞起的扬尘。扬尘的化学组成与土壤组成基本相同,因而颗粒物的酸碱性取决于土壤的性质。除土壤粒子外,大气颗粒物还有矿物燃料燃烧形成的飞灰、烟尘等。它们的酸碱性都会对酸雨有一定的影响。经实验绘制缓冲曲线发现,无酸雨地区颗粒物的pH 值和缓冲能力均高于酸雨区。

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就加重。重庆煤耗量只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但每年排放量却为北京的2倍。重庆和贵阳一带气象条件和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成为强酸性降雨区。

(2)我国酸性降水主要是由于硫氧化物的排放引起的。其形成过程如下:值的上升而増大,值高于南方,而且土壤偏酸性的地区,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可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