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628理论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伦兹变宽
【答案】劳伦兹变宽是指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等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随着原子区内气体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増大。
2. 后沉淀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当某沉淀析出后,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溶液中本不能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该沉淀表面逐渐沉积出来的现象称为后沉淀。消除后沉淀的方法是缩短沉淀和母液共置的时间。
3. 化学干扰
【答案】待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挥发或难离解的化合物,导致基态原子数减少的干扰效应称为化学干扰。消除办法:加入释放剂、加入保护剂、适当提高火焰温度。
4. 酸差
【答案】当溶液
5. 红移
【答案】红移是指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亦称长移。
6. 内部能量转换
【答案】内部能量转换简称内转换。由高一级电子激发态以无辐射方式跃迁至低一级电子能级的过程。
7. 生色团
【答案】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吸收的基团。
8. 伸缩振动
【答案】伸缩振动是化学键沿键轴方向作规律性的伸与缩的振动。
9. 助色团
【答案】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称为助色团,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使
时,pH 测得值大于真实值,这一正误差为酸差。 或跃迁的基团为生色团,即能在紫外或可见区产生
相连生色团或饱和烃紫外吸收向长波长方向移动或产生紫外吸收,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10.三重态或三线态
【答案】当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时,自旋量子数都为1/2, 其总自旋量子数s=l。电子能级的多重性用+1=3, 即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能级多重性为3, 此时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三重态或三线态,用T 表示。
二、简答题
11.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
(1)
(2)
【答案】
(2) 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 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
而后者有一助色团与O=C相连;同样跃迁) 因为(1)中两个化合物有相同的生色团:(2)中的两个化合物均有苯环,而后者的苯环上连有助色团-NHR 。
12.举例说明紫外吸收光谱中主要的吸收带类型和特点。
【答案】R 带是由
K 带是共扼双键跃迁引起,具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有R 带,引起,强吸收,
约256nm , B 带芳香族化合物特征谱之一,有精细结构,
E 带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谱带之一,有:
13.溶剂萃取过程的机理是什么?
【答案】(1)简单分子萃取:简单的物理分配过程,被萃取组分以一种简单分子的形式在两相间物理分配。以中型分子存在,不发生化学反应。
(2)中型溶剂络合萃取:被萃取物是中型分子,萃取剂也是中型分子,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结合成为络合物进入有机相。
(3)酸性阳离子交换萃取:萃取剂为弱酸性有机酸或酸性螯合剂。金属离子在水相中以阳离子或能解离为阳离子的络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离子与萃取剂反应生成中性螯合物。
(4)离子络合萃取:①金属离子在水相中形成络合阴离子,萃取剂与氢离子结合形成阳离子,二者构成离子缔合体系进入有机相;②金属阳离子与中性螯合剂结合成螯合阳离子,再与水相中的阴离子构成离子缔合体系而进入有机相。
14.采样单元数由哪两个因素决定?
【答案】样品的标准差与分析结果的误差。
15.沉淀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沉淀的性状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主要由沉淀本质决定?哪些因素与沉淀条件有关?
【答案】沉淀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一般认为,将沉淀剂加入试液中时,当沉淀(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核,以致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按照沉淀颗粒直径的大小可将沉淀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两类。形成何种类型的沉淀,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本性,但也与沉淀进行的条件有关。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由离子形成晶核,再进一步聚集成沉淀微粒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在一定晶格中定向排列速度称为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时的条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过饱和度。聚集速度与溶液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
16.在G-L 色谱中,使用的固定液是哪类物质?如何衡量它的选择性?讨论引起选择性不同的原因。
【答案】在G-L 色谱中,常用的固定液一般都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它挥发脚,热稳定性好,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高选择性的溶解能力,化学稳定性好。常用固定液的极性来衡里其选择性,极性大小用相对极性P 或麦氏常数表示。由于固定液分子结构不同,它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力,被分离组分分子的结构与固定液分子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就越长。
17.计量认证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案】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人员、环境和工作制度。
18.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试简要地进行比较。
【答案】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法和点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用酸碱指示剂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使用范围广泛;其不足之处时各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别,不能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对于较弱的酸碱,终点变色不敏锐。
三、计算题
19.称取含磷试样0.2014克,溶解后,将其中的沉淀为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用盐
)的EDTA 溶液为20.14mL ,酸溶解,加入过量的0.02113mol/L的EDTA 溶液,调pH=10.0, 以铬黑T 作指示剂,用标准锌溶液滴定到溶液的兰色开始消失为终点。消耗于镁(来自于
计算试样中的质最分数。
【答案】根据题意可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