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三家村札记》是由( )三位作家共同完成的。

A. 彭真、邓拓、吴晗

B. 邓拓、吴晗、廖沫沙

C. 彭真、廖沫沙、夏衍

D. 吴晗、邓拓、茅盾

【答案】B

【解析】《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是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而开辟的一个专栏。它主要介绍古人读书治学、做事做人、从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针砭现实生活中的弊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启迪性,对当时一些“左”的错误和不良作风有所批评和讽刺,深受读者欢迎。

2.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儿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引言摘自《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李立三错误估计革命形势,于6月1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对于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要求全各地准备马上起义。不久定出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计划,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和各级行动委员会。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曾使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

3. 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 —届人大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中共八大正确决策:①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共八大做出的一系列论断为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下列国家中,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答案】C

【解析】1964年,经过双方代表的谈判,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是中国在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加强同西方关系的重要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一次的沉重打击,对欧洲各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 日本关东军认为( )事件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向辽宁省政府提出正式抗议。

A. 九一八事变

B. 中村事件

C. 宝山事件

D. 七七事变

【答案】B

【解析】1931年6月26日晚,日军参谋部上尉中村震太郎等奉命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非法军事地理调查。返回途中,被中国屯垦军查获,遂下令秘密处死中村一行。7月底,中村等

人被杀之事为日本特务侦知。关东军认为这是军事干涉东北的最好借口,此即所谓“中村事件”。

6. 下列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案】C

【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是有关全局的大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逐渐摆脱旧有的观念,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

A. 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 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C.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

D. 始终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就是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就是防止在敌人发生右倾错误,需要在其面前示强,不轻易妥协,证明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从而促使团结保存。

8. 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

A.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

B. 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C. 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D.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答案】D

【解析】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中共针对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以前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且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 下列选项中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

A. 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 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 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D. 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