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14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超现实主义

【答案】超现实主义是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的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其充满幻想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奇特风格,对20世纪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人物有卢梭、米罗、达利等。

2. 巡回画派

【答案】巡回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的简称。从1870年到1923年,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巡回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画家们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和原则,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主张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列宾、苏里柯夫、瓦斯涅错夫、谢洛夫都是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3. 新印象主义

【答案】新印象主义又称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他们受到印象主义的强烈影响,主张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主要理论有: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该流派的宗旨是光和颜色(影子)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新印象主义在近代美术史上,只是试验性地存在了一个短时期,在当时并未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对现代绘画却带来了不少影响,如“欧普美术”在色彩的表现上就是受新印象派的启示。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等。

4. 罗马绘画样式

【答案】罗马绘画样式也即“埃及化风格”,它强调墙的平面感和建筑空间的小巧玲珑,绘有花冠静物,精致的装饰图案,力求典雅的气氛。风格严肃、较冷。具体而言有三种样式,即用石灰泥做好建筑细部的实体,然后涂绘色彩,该种样式流行于前2世纪; 直接在平面墙上用色彩描绘建筑细节,以达到立体的效果,这种样式流行于前1世纪至1世纪; 第四样式,流行在1世纪,比较华丽,与舞台布景相似。

5. 拉斯科洞窟

【答案】拉斯科洞窟是保存史前绘画和雕刻较为丰富精彩的石灰岩溶洞,它于1940年在法国

的拉斯科山坡被发现。全洞分主洞、后洞、边洞和一条宽狭不等的通道,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己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画中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壮,富有动态,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很好的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其代表作是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

6. 拉文特岩画

【答案】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一、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拉文特岩画,属于中石器时代艺术。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其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 狩猎场面充满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7. 翁布里亚画派

【答案】翁布里亚画派是指意大利中部以乌尔比诺、佩鲁斯、罗马为主要地点的画家。他们表现出文艺复兴艺术家一致的重视科学的自然主义。同时,以擅长构图和描绘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致而独具风格。翁布里亚画派的画风比较华丽、抒情,具有装饰性。佛朗切斯卡和佩鲁诺都是该画派的重要成员。

8. 巴洛克风格

【答案】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由于服务对象主要是上层人物和贵族,具有豪华的特色。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它强调运动感,表现语言具有综合性,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对欧洲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9. 简述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答案】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主要特征:

(1)罗马式建筑的结构起初为木结构,后来改造为石结构,普遍采用类似于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显得厚重、简洁而庄严。

(2)罗马式建筑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体现出朴素、坚实的特点。

(3)罗马式建筑注重装饰性,大量采用“纪念碑式”的雕刻装饰建筑。

(4)十字形为罗马式建筑的主要代表形式,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5)教堂墙壁加厚、窗户小、距地面较高,纵横两厅交叉处配有碉堡式的塔楼。

(6)罗马式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井且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10.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几个主要阶段是什么?

【答案】欧洲中世纪艺术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1)早期基督教美术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2世纪至5世纪。早期基督教被视为反动的非法团体,因此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是指罗马的地下墓窟艺术。艺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墓室壁画、建筑和雕塑上。

(2)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5世纪至巧世纪,主要指东罗马帝国的艺术。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拜占庭建筑上。

(3)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起止时间是公元5世纪至11世纪,以建筑和雕塑为代表,出现了阿深王宫和雕塑作品《杰罗的十字架》。

(4)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的起止时间约为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罗马式”美术融合了加洛林艺术、奥托艺术以及古希腊时代的古典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世纪非写实性风格的高峰。,其中罗马式建筑为其突出成就。

(5)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起止时间是公元12世纪至巧世纪,是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项点,在建筑、瓣塑、绘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尤以建筑最为典型。

11.简述色彩与素描之争。

【答案】色彩与素描之争发生在17世纪末的法国,从皇家美术学院内部开始,结果影响到整个18世纪的画坛风

(1)争论双方论争双方的领袖一边是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勒布伦,一边是他的继任者米尼亚尔。勒布伦推崇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认为“启迪心灵的素描高于刺激感官的色彩”,米尼亚尔则标榜佛兰德斯巴洛克巨匠鲁本斯,主张“能够强烈表达人的感觉的色彩比素描更忠实于自然”。

(2)争论结果

勒布伦去世后,鲁本斯派占了压倒性优势,鲁本斯以及威尼斯派色彩大师提香、委罗内塞等成为法国画家争相追摹的对象。

(3)争论意义

色彩与素描之争不仅使得艺术家们更深入得了解两者的特色与区别,也为法国画坛一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