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718史论之艺术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典型

【答案】艺术典型是指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体系。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 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也就是既概括出事物与人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具备鲜明的、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它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如:鲁迅笔下的阿Q 、罗中立的《父亲》、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2. “寓教于乐”

【答案】“寓教于乐”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认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艺术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教”是日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活动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与统一。“寓教于乐”思想对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古典主义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3. 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古典主义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是泛指17、18、19三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其中包括古典时期以前的巴洛克音乐、罗可可音乐和古典时期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也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

4. 材美工巧

【答案】“材美工巧”出自中国古代工艺设计的典籍《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里指明了设计和制作工艺精品的四个条件。其中“材美”是指制作工艺品的材料要优良精美,“工巧”是指制作工艺要精湛巧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

5. 时尚

【答案】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 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 ③包容性,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6. 浙派

【答案】浙派是明代前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之一,其开山鼻祖是丁敬,主要成员包括戴进、吴伟、蓝瑛、张路、蒋篙、汪肇等人。丁敬(1695~1765年),字敬身,清代书法家、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浙派创始人。爱好金石碑版,曾搜访石刻,著成《武林金石录》,另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吴伟(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豪放,后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派”。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他们的笔墨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因一味追求恣肆、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画坛主流地位。

7. 艺术流派

【答案】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主张(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有的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宣言,有自己的创作队伍和代表艺术家,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 有的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或相似而组合在一起,如威尼斯画派; 或是被后人归总为特定的流派,如意识流文学等。

8.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9. 新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开始盛行的一种创作思潮,它主张音乐应回归到“古典”当中去。最典型作品有斯特拉文斯基的《阿波罗》、《妖女的亲吻》、《圣诗交响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宗教题材; 在音乐上力求模仿古代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上

则多运用现代技术。

10.艺术直觉

【答案】艺术直觉是指在一定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不经逻辑思考瞬间把握事物的特点,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常水平,但它的发生往往要以雄厚的艺术实践经验和长期积存的艺术心理定势为前提。

二、简答题

11.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答案】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原因在于:

(1)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缺乏美感。

(2)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和“包豪斯”组织旨在致力于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种主张随后成为风靡世界的艺术思潮,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

(3)只有使工业技术与美术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

12.论述形象思维及其特征。

【答案】(1)形象思维的含义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以表象作为材料,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从而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2)形象思维的特征

①形象性

形象思维的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

②想象性

想象性是艺术思维的根本特征。意象是通过艺术想象而形成的,没有艺术想象便没有形象思维活动,也没有较完善的艺术意象或艺术意象系列的产生。想象不仅是形象思维的手段,而且是艺术虚构的重要基础。

③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应物而感、缘情而发的,形象思维也是在情感的推动下展开的。正是在强大的情感的推动作用下,艺术家才能兴奋而激烈地把艺术想象、艺术创作推向高潮,直至创作完毕。

④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