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理论新编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情权与隐私权
【答案】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是保障权利人对其他的信息空间进行介入; 而隐私权则防止他人侵入自己的私人领域,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包括媒介在内的公民知情权并不是无限的,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防机密、公民隐私等方面,各国都有较翔实的法律限定。从总的趋势看,知情权在社会公共领域内的范围和强度都呈扩大和加强之势。它也成为当今媒介受众权利中最重要的一环。
2. 新闻活动
【答案】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如在茶坊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时,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传真和电话中也有新闻。现在,手机短信正成为人们相互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另外,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些都可以算作新闻活动。
3. 博客
【答案】博客(blog )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一词来源于“Webblog ”的缩写,意为“网络日志”01998年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在自己的博客上披露了时仟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绊闻,一炮走红,这是博客第一次进入人们的新闻视野。我国于2002年引入“博客”。博客的准入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页面上发布信息,发表评论。博客传播具有快速传播突发事件、深入揭示消息内幕等特点。现在,它已成为专业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和主流媒体报道的有力补充。
4. 信息量
【答案】扩大信息量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计算信息量的方法有按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条数来计算、用新闻所提供事实的单元来计算等。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等。
5. 约翰·弥尔顿
【答案】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 )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黯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复乐园》《力十参孙》。
6. 《新青年》
【答案】《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因有重名之嫌而改为本名。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创办人陈独秀。《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编辑部同仁轮流主编阶段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其卞要宣传内容包括:①提倡自由民卞,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7.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8.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般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分析过程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二、简答题
9. 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报道失实
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没有事实根据或与事实基本不符,从而造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这在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例中占绝大多数。近几年发生的多起轰
动社会的新闻官司,有些是因为报道中出现不实之词或不实之事,严重地侵犯原告的人格和尊严而引起的。
(2)侮辱诽谤
利用新闻报道捏造或传播谎言,损害他人人格、贬低他人名誉的,一般视为侮辱诽谤行为。
(3)不公正评价
这是指报道内容所反映的事实即使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作者的主观评价不客观、不公正,甚至是错误的,从而构成侵权。
(4)揭人隐私
隐私是指公民对自己私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便于公开的个人秘密,如思想秘密、生理秘密、财产秘密等。在民事活动方面,由于扩散、宣扬他人隐私会损害他人的名誉,因此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仟。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法律常识。
10.简述中国古代的新闻活动。
【答案】(l )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当时的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①形式:用火做信号、用图画传递信息或口头语言。
②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①社会条件(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表现在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多、传播空间范围的扩大以及传播专职人员的出现。过去仅几十人、几百人的一个原始人群,新闻传递不超过几十里; 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一个信息可以传递到几千里外。原始社会没有脱产的专职人员,而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
(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
原始人的新闻活动并不频繁,集中于了解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人类的新闻活动除了了解自然界的情况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
(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
原始社会只有语言和极为简单的符号、信号:奴隶社会开始用手写的文字作媒介,封建社会又有了印刷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