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A卷答案201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辩证法A 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2技术的二重性

3.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受动性

二、辨析题:辩明是非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科技进步导致生态危机。

2技术应用有价值,技术图纸、技术原理等没有价值负载。

三、简答题:每小题16分,共64分。

1科学的本质属性。

2 谈谈你对下面一段话的理解。

“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是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但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贝尔纳:《科学研究的战略》

3举例说明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4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法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哪几种观点?

2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答案要点:P1(problem)——TT(tentative theory)——EE(eliminaton of error)——P2(Problem)问题一假设一证伪一新问题。即科学问题( Problem, P1 )处于核心的地位, 通过提出解释问题的试探性理论( Tentative heory , T T ) , 再经过批判性检验, 排除错误( Eliminate Er ror , EE ) , 而被确认的理论最终又会遇到新的无法解释的问题P2 , 进而又有新试探性理论提出, 以此循环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强调了科学理论更替的革命性, 因而也被称为“ 不断革命说”。

2技术的二重性

答案要点:技术的二重性指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无论何时何地, 技术的运用总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的, 其中的根本要素是科学知识。社会属性:技术的利用总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需求的推动, 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 不仅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 还影响技术发展的风格和形式。自然属性,构思依据自然规律,仪器模拟自然结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