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9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
e.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影响:
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国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 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占世界面积2/3人口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②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2.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答案】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开展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1)革命的必要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2)革命的正义性
对于改良派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3)革命的进步性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3.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首次历史性变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把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推进了一步,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摧毁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缔造了中国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开篇,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步伐,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伟大成果。
(2)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3)在思想上,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和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
(4)辛亥革命还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革,革除了某些封建社会的风俗恶习,对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5)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地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6)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 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答案】(1)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表现:
①较快的发展速度
从“一五”时期(即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公}一划的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如钢、煤、石油、电力、水泥、化肥、硫酸、化纤、棉布等)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明显提前。在这期间,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②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讯、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个时期同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出发,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2)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作用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也为中国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往来创建了前提。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来的?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答案】(1)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