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出的一系列探索及其理论贡献,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克思主义自来到中国就注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逐渐展开了相关探索。刘少奇在长期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他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科学研究态度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研究视角,使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产生了许多独特的观点,为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审视刘少奇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在领导人、革命家和理论家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一名为了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无论是他做人的品格还是对待理论研究的态度和方法都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正文共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在长期从事白区工作和组织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总结了大量革命斗争经验,随着中共七大的召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也逐步深入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在八大召开前后和在大跃进以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探索,使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认识逐渐走向了成熟。
第二部分:论述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科学理解。首先,要认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前提,离开了它,所谓中国化也就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刘少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对概念的内容的阐述,在搞清两者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三部分:论述刘少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途径的思想。在他看来,坚持以理论武装为前提,致力于提高全党理论水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此外,刘少奇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主体。随着人民群众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第四部分:论述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刘少奇通过对常年革命斗争经验的系统总结,提出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党建理论,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建思想的多方面发展。此外,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的最为突出贡献就在于:一方面,他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且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诸多设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理论准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