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新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告知型、调查型、思辨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分别要注意些什么?

【答案】告知型、调查型、思辨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有着共同特点,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要求。

(1)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在运作中要注意这样几点:

①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点”就是具体的、个别的事例,而“面”则是采访对象的概况。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所面对的对象与所要采访的内容是繁杂的。因此,光是采访报道几个“点”,而无“面”的反映,是说明不了对象的“全貌”的; 同时,仅仅采访报道“面”的情况,而无“点”的材料作支撑,其结果也会让人感到空洞无力,无论是缺“面”还是少“点”,都是难以达到完整、准确的“告知”目的的。

在实际运作中,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记者要注意这样两个具体的技术问题:

a. 从保证采访报道的质量和提高采访工作效率两方面出发,确定采访面的原则是:能够说明问题的最小的面。

b. 采访点的选择原则是:只要有能支撑面的最小数目的点就够了,并不是多多益善。

②要注意发现新闻根据。

采访对象的综合性,不具备完整、独立的事件形态,加之时空跨度又人,这都要求告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必须十分重视新闻根据的发现。否则,告知的便不是“新闻”了,而可能成了“情况汇报”或者“先进人物介绍”了。

采访实践中,新闻根据的发现,可以由记者去寻找、得到,也可以由记者等待其出现,还可以由记者主动“介入”引发其“诞生,’o

(2)调查型的非事件性新闻采访,在运作中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

①调查要确保准确、全面、有力。

准确,就是要求记者主动“出击”,采集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而不要被动地接受调查对象或者其领导部门提供的“二手”材料,更不能轻易相信这些“二手”材料; 同时,对任何材料一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