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728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语
【答案】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基本特征
①意义完整; ②结构定型; ③风格典雅; ④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
(2)成语的来源
①神话寓言; ②历史故事; ③诗文语句; ④口头俗语。
(3)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意义改变了,例如“明目张胆”,古代用它来形容小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后来,“明目张胆”的感情色彩完全变了,用来指公开地大胆地干坏事。
2.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3.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4. 助动词
【答案】助动词是指用在动词之前,起辅助动词作用,表示可能、必要或意志愿望的词,又称作能愿动词。表可能的有:能、能够、可能、会,表必要的有:要、应该、应当,表意愿的有:肯、敢、愿意等。
二、简答题
5. 下面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种说法都对吗? 为什么?
第一组甲、又良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乙、担任艰苦的工作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第二组甲、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多么美妙地引起人们的遐想。乙、吴哥寺在淡蓝色的烟霞中,就像一座仙宫,引起人们多么美妙的遐想。第三组甲、他甚至连车窗外的茂密的青松、起伏的翠岗和遍地的野花也无意观赏。乙、他甚至连车窗外的株株青松、道道翠岗和束束野花也无意观赏。
【答案】第一组甲句说法不对。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搭配。第二组甲句说法不对。语序不当,定语错放于状语位置上。第三组乙句说法不对。定语“束束”不对,野花不能是一束束的,只能是一株、一朵、一丛等。
6. 运用歇后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歇后语带有俏皮的性质,说话、写文章时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既可以确切生动的表达内容,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运用歇后语也应该注意:
①运用歇后语要选取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
②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有的也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
7. 拼读下列各词,并把汉字写出来。
【答案】国家; 时代; 发廊; 手法; 条件; 部门; 创造; 东方; 妥善; 解除; 促进; 保证。
8. 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我们”与“咱们”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排除式)
“咱们”只是包括式。例如,“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2)“你”与“您”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 “您”是敬称,表示尊敬。例如,“妈妈,您到哪儿去呀? ”“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3)“那”与“哪”
“那”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一般所指的是确定的。例如,“那是教室,这是寝室。”“哪”是疑问代词表疑问,不确指,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选定。例如,“哪是你的座位? ”也可以用于虚指,例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球赛。”又可以用于任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9. 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可以写通。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现代汉语有什么用处?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十分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正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下功夫学好语言,应当运用现代汉语各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来指导自己的
语言实践,努力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祖国语言的规范和健康而奋斗。
10.在对现代汉语副词的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把副词归入实词; 第二种意见是把副词归入虚词; 第三种意见是把副词看作半虚半实的词。你的意见如何? 为什么?
【答案】(1)词类的划分
①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②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2)而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起修饰或者说明作用。
(3)学者观点
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它是实词还是虚词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人们的看法不一,之所以有这些分歧及不同见解,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用来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而已。
①1981年,姚麟园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中就讲了副词两边分的情况:
就意义来说,有的副词,例如,“将要”、“马上”,比较实在; 有的副词,例如,“难道”、“竟”,就不那么实在。副词虽然能作句子成分,但从来不作基本成分,多数只能作状语,个别的可以作补语……这样,副词就被归在虚词里。
凡是能与别的词发生句法关系(如动宾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等等)的词都是实词,不能与别的词发生句法关系的词都是虚词。而所有的副词都可以跟动词或者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例如,“马上出发”“十分迅速”。因此,副词就被看作实词。
②近年来有些著作,如胡裕树1993年主编的《现代汉语》使用说明中写到:
依照我们上述划分虚实的标准,副词自然该归入实词。这样处理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标准简单明确,容易掌握; 第二,让代词专代实词,比较合理。
③黄伯荣、廖序东1991年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把副词的语法特征归纳为三点。a. 都能做状语; 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补语; b. 只有“不’,、“没有”、“也许”等少数副词是可以单说的; c. 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些可以将复句紧缩成单句。简言之,也是把副词归于实词。
(4)结论(注:答题时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