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应用题
1. 我们知道,对于n 个元素组成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时,所需进行的比较次数与这n 个元素的初始排序有关。问:
(1)当n=7时,在最好情况下需进行多少次比较? 请说明理由。
(2)当n=7时,给出一个最好情况的初始排序的实例。
(3)当n=7时,在最坏情况下需进行多少次比较? 请说明理由。
(4)当n=7时,给出一个最坏情况的初始排序的实例。
【答案】(1)在最好情况下,每次划分能得到两个长度相等的子文件。假设文件的长度那么第一趟划分得到两个长度均为
以此类推,
总共进行
需2次,共10次即可。
(2)在最好情况下快速排序的原始序列实例:4,1,3,2,6,5,7。
(3)在最坏情况下,若每次用来划分的记录的关键字具有最大(或最小)值,那么只能得到左(或右)子文件,其长度比原长度少1。因此,若原文件中的记录按关键字递减次序排列,而要求排序后按递増次序排列时,快速排序的效率与起泡排序相同,其时间复杂度为
n=7时,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为21次。
(4)在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的初始序列实例:7,6,5,4,3,2,1,要求按递増排序。
2. 分析ISAM 文件(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rd)和VSAM 文件(Virtual storage Access Methord )的应用场合、优缺点等。
【答案】ISAM 是一种专为磁盘存取设计的文件组织形式,采用静态索引结构,对磁盘上的数据文件建立盘组、柱面、磁道三级索引。ISAM 文件中记录按关键字顺序存放,插入记录时需移动记录并将同一磁道上最后的一个记录移至溢出区,同时修改磁道索引项,删除记录只需在存储位置作标记,不需移动记录和修改指针。经过多次插入和删除记录后,文件结构变得不合理,需周期整理ISAM 文件。
VSAM 文件采用动态索引结构,文件只有控制区间和控制区域等逻辑存储单位,与外存储
树,作为文件的索引部分可实现顺链查找和从器中柱面、磁道等具体存储单位没有必然联系。VSAM 文件结构包括索引集、顺序集和数据集三部分,记录存于数据集中,顺序集和索引集构成
根结点开始的随机查找。
优缺点:与ISAM 文件相比,VSAM 文件有如下优点:动态分配和释放存储空间,不需对文件进行重组;能保持较高的查找效率,且查找先后插入记录所需时间相同。因此,基于
的子文件,第二趟划分得到4个长度均为的子文件,趟划分,各子文件的长度均为1,排序完毕。当n=7时,k=3,在最好情况下,第一趟需比较6次,第二趟分别对两个子文件(长度均为3,k=2)进行排序,各所以当的VSAM
文件通常作为大型索引顺序文件的标准组织。
3. (1)如果G1是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连通无向图,那么G1最多有多少条边?G1最少有多少条边?
(2)如果G2是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强连通有向图,那么G2最多有多少条边?G2最少有多少条边?
(3)如果G3是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弱连通有向图,那么G3最多有多少条边?G3最少有多少条边?
1)G1最多n (n-l )/2条边,最少n-1条边。 【答案】(
(2)G2最多n (n-l )条边,最少n 条边。
(3)G3最多n (n-l )条边,最少n-1条边。
4. 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什么?
【答案】赋值语句一共被执行了m*n次,所以该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 (m*n)。
5. 试举一例,说明对相同的逻辑结构,同一种运算在不同的存储方式下实现,其运算效率不同。
【答案】线性表中的插入、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方式下平均移动近一半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 (n ); 而在链式存储方式下,插入和删除时间复杂度都是0(1)。
6. 某计算机字长16位,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 , 按字编址,采用单字长指令格式,指令各字段定义如下:
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
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方式,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寻址方式定义如下:
注:(X )表示存储器地址X 或寄存器X 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指令系统最多可有多少条指令? 该计算机最多有多少个通用寄存器?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和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至少各需要多少位?
(2)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是多少?
(3)若操作码0010B 表示加法操作(助记符为add ), 寄存器R4和R5的编号分别为100B 和101B ,R4的内容为1234H ,R5的内容为5678H , 地址1234H 的内容为5678H ,地址5678H 中的内容为1234H ,则汇编语句
改变后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1)指令操作码占4位,则指令系统最多可有
量为128KB ,计算机字长为16位,故主存有
需16位。
(2)由于寄存器字长为16位,所以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为0000H 〜FFFFH 。。
(3)汇编语句
寄存器
R5和地址为5678H 的存储单元的内容会改变,改变后的内容分别为
:
7. 队列可以用循环单链表来实现,故可以只设置一个头指针或者只设置一个尾指针。请你分析对于循环单链表实现的队列,用哪种方案更合适。
【答案】循环单链表若只设头指针,则出队操作时间复杂度是
是若只设尾指针,则出队和入队操作时间复杂度都是而如对操作时间复杂度
因此,用循环单链表来实现队 +对应的机器码为该指令执行后,条不同的指令;指令操作上占6个通用寄存器;主存容个存储单元,故MDR 和MAR 至少各位,寻址方式占3位,于是寄存器编号占3位,该计算机最多可以有(逗号前为源操作数,逗号后为目的操作数)对应的机器码是什么(十六进制表示)?该指令执行后,哪些寄存器和存储单元的内容会改变? 列,设置一个尾指针更合适。
8. 对给定文件(28,07,39,10,65,14,61,17,50,21)选择第一个元素28进行划分,写出其快速排序第一遍的排序过程。
【答案】快速排序的思想如下:首先将待排序记录序列中的所有记录作为当前待排序区域,
,凡其关键字不大干枢轴的记录均移动至该记录之前,以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作为枢轴(或支点)
凡关键字不小于枢轴的记录均移动至该记录之后。致使一趟排序之后,记录的无序序
割成两部分:和和
且
将分然后再递归地将进行快速排序。快速排序在记录有序时蜕变为起泡排序,可用“三者取中”法改善其性能,避免最坏情况的出现。本题解答如下:
初始序列:[28],07,39,10,65,14,61,17,50,21
21移动:21,07,39,10,65,14,61,17,50,[]
39移动:21,07,[],10,65,14,61,17,50,39
17移动:21,07,17,10,65,14,61,[],50,39
65移动:21,07,17,10,[],14,61,65,50,39
14移动:21,07,17,10,14,[28],61,65,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