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 )。

A. 名义利率

B. 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C.A 和B

D. 事后实际利率

【答案】C

【解析】当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可以得到按名义利率要求的利息,而持有货币则没有任何收益,因此持有货币的成本包括名义利率,再根据费雪效应可知名义利率等于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 在一个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 是( )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答案】A

【解析】四部门经济是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的经济,政府购买与净出口之和。在计算GDP 时提到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3. 如果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下移动,这意味着( )。

A. 由于收入减少而导致消费减少

B. 由于收入增加而导致消费增加

C. 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减少

D. 由于非收入等其他原因导致消费增加

【答案】C

【解析】如果均衡点沿着消费曲线移动,那是因为收入变化而导致消费变化; 如果整个消费曲线平移,是由于收入变化以外的其他原因变化导致消费变化。消费曲线向下移动是由于消费减少

,(在所有收入水平上均比以前少)向上移动则是由于消费增加(在所有收入水平上均比以前多)。

4. 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 政府支出增加

B. 政府税收增加

C. 政府税收减少

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答案】B

【解析】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随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增加。

5.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增加,则均衡收入( )

A. 必然增加

B. 不变

C. 必然减少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i 、g 、x 二增加使y 增加,t 、m 增加使y 减少。由于不知道各部门变动的具体数量,故不能确定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二、论述题

6. 试运用短期和长期总供求模型分析经济波动。

【答案】(1)总需求曲线表示了经济总需求(Y )与价格指数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在P-Y 空间中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IS-LM 模型中,当经济总需求(Y )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则物价指数必然下降。因此. 经济总需求与物价指数负相关。

(2)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各种价格指数和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之间的组合关系。由十各学派的基本假设不同,因此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们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

(3)短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短期波动的情况如图15-8所示。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短期波动

图(a )表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现在,经济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于繁荣状态,如图(b )所示。如果经济

2需求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

于萧条状态,如图(c )所示。

(4)长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长期波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为垂直横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现在,总需求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1。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依然相交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国民收入不变。但是,价格水平大幅上升。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长期波动

从以上分析来看,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可以分析由经济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在短期,经济冲击引起经济繁荣、萧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应该使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建议,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运行。

三、计算题

7.

假定有消费方程式

程:,

持久收入。试求θ值。

【答案】将持久收入的等式代入消费方程式后可得:

具体的消费方程为:

上面两个等式对照,可知相应的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解此方程,可得:

,现有具体的消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