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互联网的深度应用以及运输效率的提升,已将五大洲的版图拉窄为“地球村”。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否需要走国门,海外“探险”挖掘黄金,已不是由企业家自己的意愿所能决定的。狼来了,只能化身为狼,或者进化为“虎”才能有立于不败之地。
“得渠道者得天下”,在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海外拓展之路中,第一步重中之重无疑是匹配度契合的“渠道”联姻。
而传统的渠道拓展,渠道调整模式对此领域少有提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沟通效率,沟通方式,渠道信息传递处于相对信号衰减中。建立合理的渠道商评价指标和方法,尤其是行之有效的核心指标至关重要,这会对大多数中国企业,尤其是对中国企业从海外贸易形式转为海外市场耕耘有着领航性指导作用。
本案例描述了X公司在进行马来西亚市场渠道调整时的艰难决策。X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厂商,旗下的自有品牌A品牌显示器在中国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在初次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时签约赫赫有名的JOS公司作为其独家总代理商,但在一年的时间里业绩差强人意,濒临退出马来市场。X公司随后开始了对JOS公司的再次评估,并展开了一级代理商筛选。如何找到能够帮X公司开拓并站稳马来西亚市场的代理商是摆在公司管理层面前的关键问题,而这一次如果决策错误将对整个公司的亚太战略规划产生影响,公司管理层倍感压。
案例分析部分结合X公司的案例背景,针对公司国际化过程中如何选择目标国家;在马来西亚以及亚太市场怎样对代理商进行绩效评价;如何在马来西亚和亚太市场根据企业的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如何选择和评价一级经销商等给出理论指导和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