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6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一看到有“X 比X 多”的条件就采用加法进行计算,很多时候会出现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己有知识概括化程度低

B. 消极的定势

C. 己有知识不稳定

D. 智力水平低

【答案】B

2.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答案】D

3.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 成就水平的测验

B. 能力形成的测验

C. 结构的测验

D. 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4.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答案】C

5.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 勤奋感

) )。 )

B. 亲密感

C. 自我完善感

D. 自我同一感。

【考点】埃里克森的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D

【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D 。

6.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 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

7.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考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

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8. 对数学或音乐的特殊兴趣和爱好是( )。

A. 广泛性动机

B. 狭隘性动机

C. 内部动机

D. 外部动机

【答案】B

9. 学生己有了“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并列学习

【答案】B

10.皮亚杰认为( )阶段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A. 可逆性

B. 权威

C. 公证

D. 自我中心

【答案】A

11.( )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泛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D

1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