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女保健(医学高级)题库>妇女保健(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29岁孕妇,孕2产0,孕34+5周,发现腹部较大1个月入院,无其他不适,产检:腹部较孕月大,胎心音遥远感。入院后经中药及镇静治疗后,孕妇有腹胀不适,B超羊水增多明显,决定穿刺放羊水,下列哪些不正确()

A . A.胎龄<37周时,应穿刺放羊水
B . B.在B型超声监测下进行,定位穿刺点
C . C.用15~18号腰椎穿刺针经腹羊膜腔穿刺放羊水
D . D.用16~20号腰椎穿刺针经阴道穿刺放羊水
E . E.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000ml
F . F.一次放羊水量不超过1500ml

首过消除效应包括() 胃酸对药物的破坏。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胃肠黏膜对药物的灭活。 肾脏对药物的排泄。 长期下尿路梗阻的继发声像图改变,应除外()。 膀胱小梁化。 膀胱憩室。 膀胱结石。 双肾积水。 前列腺增生。 某妇女,25岁,未婚,停经56天诊断为早孕,行吸宫术。术中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胸闷、呕吐、血压下降等表现。防治吸宫术并发症,下列哪项正确()。 A.陪伴受术者,安慰、舒缓其紧张心理。 出现人流综合征,停止手术。 遵医嘱给予阿托品。 观察术中、术毕出血量。 以上均是。 临床主要用于抗全身性真菌病的药物包括以下哪几种() A.阿莫罗芬。 B.灰黄霉素。 C.伊曲康唑。 D.氟胞嘧啶。 E.特比萘芬。 下列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陈述错误的是() 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不可改变的。 我国男性人群吸烟率>50%。 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的总人数>1.6亿。 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关系最大的血脂成分是三酰甘油。 肥胖和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29岁孕妇,孕2产0,孕34+5周,发现腹部较大1个月入院,无其他不适,产检:腹部较孕月大,胎心音遥远感。入院后经中药及镇静治疗后,孕妇有腹胀不适,B超羊水增多明显,决定穿刺放羊水,下列哪些不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