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三)23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四)34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五)44
一、填空题
1.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_____。
【答案】兴
【解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比、兴、赋三种。“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思想感情; “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赋”则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
2. 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____。
【答案】曹操
【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首先是被选的范围有限,都为官僚和富豪子弟; 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因此所选人才未必都是贤才,以则富钻营者大有人在。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提倡“唯才是举”,并直接颁布了“求贤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荐、任用,这种用人制度也被后世所提倡和学习。
3. “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一种农耕文化的象征。
【答案】神农
【解析】神农,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炎帝是太阳神,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教人制造农具,播种五谷,聚货交易,各得其所;也曾制造陶冶斧斤,凿井取水。他还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最后因中毒烂肠而死。
4. _____是《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石拱桥。
【答案】卢沟桥
【解析】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后来洋人都称它“马可·波罗桥”。
5. 秦王_____灭六国统一中国。
【答案】赢政
【解析】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仅十年工夫,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秦王赢政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6. 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
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7. 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创造了汉字。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8. 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
【答案】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9. 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
【答案】遣唐使。
【解析】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 在唐代,从公元630年一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10.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_____
【答案】切。
【解析】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即“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1._____最先把“教育”二字连用。
【答案】孟子
【解析】《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最早将“教、育”两字连用,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2.京剧中,表示奸诈多疑的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_____
【答案】白色
【解析】戏曲的夸张主要在形象,脸谱就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忠义、宽厚的人用红脸,正直、严肃的人用黑脸,稳重、正义的人用紫脸,内有心计的人用黄脸,某傲不驯的人用蓝脸,勇猛、
暴躁的人用绿脸,奸诈、多疑的人用白脸,滑稽可笑的人用丑角脸,等等。
二、选择题
13.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的是( )。
A. 华罗庚
B. 张衡
C. 祖冲之
D. 毕升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比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得此值的时间要早一千多年。
14.苏州被称为“园林之城”,以“苏州四大名园”最富盛名,包括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和( )。
A. 个园
B. 留园
C. 何园
D. 寄畅园
【答案】B
【解析】苏州至清末有记载可查的大小园林有二百多座,因而被称为“园林之城”。其中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最负盛名,合称“苏州四大名园”。
15.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是( )时期修建的大运河。
A. 隋炀帝
B. 秦始皇
C. 武则天
D. 唐太宗
【答案】A
【解析】“大运河”由隋炀帝于大业兀年开始修建,至大业六年完成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从荣阳过黄河,经临清直达北京; 南面则向东开掘,到淮阴后折而向南,由扬州过长江,从江南的镇江经苏州到达杭州终点,全长二千四百余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1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 )的诗句。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