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风险

【答案】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3. 封闭型蛛网

【答案】蛛网模型可分为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其中,封闭型蛛网是指一种随着时间的变化既不收敛也不发散的蛛网模型,如图所示。

封闭型蛛网

如图所示,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

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由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陡峭或平坦的程度,实际产量和实际价格始终按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也不逐步地趋向均衡点。

二、计算题

4. 牧民A 和牧民B 在同一块地放牧。假设:如果这块地上有20头牛,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4000元牛奶; 这块地上有3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3000元的牛奶; 有4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2000元的牛奶。牧民购买一头牛的成本为1000元。显然,如果在这块地上放牧更多的牛,每头牛能吃的草就少了,牛奶产量也就少了。

(1)设牧民A 和牧民B 每人可以买L=10头牛,也可以买L=20头牛。如果是一次性非合作博弈,计算并画出牧民A 和牧民B 的净得益矩阵图示。

(2)给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理由。

,放牧的牛数不受限制,若干年(3)放松本题的假设,如果这块地成为放牧公地(共有地)

后结局会如何? 为什么?

【答案】(1)①牧民A 和牧民B 每人买L=1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产出4000元的牛奶,牧民购买一头牛的成本为1000元。

所以,放牧每头牛可以带来利润

牧民A 和牧民B 的利润都是

此时,牧民A 的利润为

牧民B 的利润为

此时,牧民A 的利润为

牧民B 的利润为

此时,牧民A 和牧民B 的利润都为

牧民A 和牧民B 的净得益矩阵如表所示。

表牧民A 、牧民B 的净得益矩阵

。 。 ; 。 。 。 ②若牧民A 买L=10头牛,牧民B 买L=2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产出3000元的牛奶。 ③若牧民A 买L=20头牛,牧民B 买L=1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产出3000元的牛奶。 ④如果牧民A 和牧民B 每人买L=2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2000元的牛奶。

(2)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牧民A 买20头牛,牧民B 买20头牛)。理由如下:

,对于牧民A 的策略选择而言,当牧民B 选择“买10头牛”时,牧民A 会选择“买20头牛”

因为当牧民B 选择“买20头牛”时,牧民A 会选择“买20头牛”。

同理,对于牧民B 而言也是一样,所以,“买20头牛”是两人的占优策略。策略组合(牧民

A 买20头牛,牧民B 买20头牛)达到了一种均衡状况,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所以,(牧民A 买20头牛,牧民B 买20头牛)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放牧的牛数不受限制,则会导致“公地的悲剧”,(3)如果这块地成为放牧公地(共有地)

即最终两人的净收益为零,并且牧场被破坏。理由如下:

牧民A 和牧民B 在同一块地放牧,由于公地的蓄草量固定,放牧收益服从报酬递减规律。 图中,AB 线是放牧牛群的平均收益,MR 代表边际收益曲线。OA 线表示放牧每头牛的成本固定。如果整个土地完全由私人排他性占有,那么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即放牧每头牛

,可确定O 是最优化放牧量,但由于每个成员都有同等的放牧权,而从单个成员的角的成本OA )

度看,增加放牧量有利可图:直到他放牧一头牛的收益等于成本时,公地总的牛群规模达到O ´,竞争性的扩张运动才算停止。O ´是公有产权条件下的均衡放牧量。在此水平上,公有地的平均放牧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无人获得任何净收益。而在私人所有权条件下,却可以获得相当于ABC 的租金。可见,公地上的竞争导致了土地租金的流失和过度放牧,这种情况在西方称为“公地的悲剧”。它概括了一切稀有资源在公有产权条件下所面临的过度利用或搭便车问题背后的经典逻辑,即在公有产权条件下,人们缺乏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外部影响的内在激励,导致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公有森林的过度砍伐、公海上的过度捕杀、环境污染以及交通拥挤问题都出自同样的逻辑。

*

图公地的悲剧

5. 设某君的效用函数

这一活动?

【答案】根据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

,这里的m 代表货币量。如果他在一次抽奖活动中,有20%的几率获得200元,有80%的几率获得75元,抽奖的费用为100元,试问他会不会参加

因此,该君是风险偏好者。

抽奖活动的期望收入为10。元定性的100元的效用小于有风险的=0.2×200+0.8×75)。而抽奖的费用也为100元,对于风险偏好者来说,确100元,所以他会参加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