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信息技术支持下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造性思维 数学创造性思维

  摘要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这既是紧迫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的深切召唤。与此同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创造,才能有所创新。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创造性思维理论指导下,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本文分六章对此做了初浅的探讨。
第一章主要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新课程改革需要的角度及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影响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总结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整合的作用、整合的指导思想及整合的原则。
第三章是在前人对创造性思维含义、心理运行机制及创造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应达到的目标、产生的条件及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四个要素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
第四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认知环境和进行数学实验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第五章首先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然后在这些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把不同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各个思维协同发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利用其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丰富概念的外延,利用媒体展示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数学命题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猜想命题、验证命题。在解题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理清解题思路,并可以更有效地设置开放性问题。最后介绍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实验研究及取得的初步成果。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教法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提出了本人对于整个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几点认识。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将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定位,合理选择,合理设计片段式的课件。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技术不是万能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的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并使其协同发展,最终使学生自觉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自主探索和创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