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86心理学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取概念

【答案】合取概念是指通过相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值来定义的概念。如“红旗”这个概念

,即就是由“红色”和“旗帜”两个维度相加而得。这类概念的属性之间,起作用的规则是“和”

相加的规则。

2.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3.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立的投射测验。它的原理是,当一个人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社会性情境时,他就易于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点。

在测验中,测验者会提供二十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比较抽象的,大部分则具体形象但模棱两可,要求被评者根据呈现的图片中的人物和背景,用自己的理由编造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然后由测试者根据默里提出的基本记分原则对被评者叙述的故事进行记分和解释。由于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此测验对测验者要求较高,且结果不易解释。但与其它投射测验比较,此测验的效度得到较多证据支持,被公认为较好的临床心理诊断工具。

4.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为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5.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6.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

,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

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7.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8.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二、单选题

9. 威尔尼克区受损后,将引起( )。

A. 运动性失语症

B. 接收性失语症

C. 听一视失语症

D. 语义性失语症

【答案】B

【解析】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即可以听到声音,言语流畅,发音清晰,但理解语义的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布洛卡区病变将引起动作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角回受损将引起听一视失语症; 大脑左半球的顶一枕部以及颖一顶部若受损伤将出现语义性失语症。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人事选拔领域引入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是( )

A. 操作测验技术

B. 投射测验技术

C. 评价中心技术

D. 纸笔测验技术

【答案】C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在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是以测评特定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的、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多种角度对测评对象进行观察的一组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价活动。

11.下列四种情形中,智商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 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和子女

B.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

C. 在一起生活的异卵双生子

D. 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

【答案】B

【解析】智力水平是由遗传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其中遗传的作用要大于环境的作用。因此,两个个体的遗传与环境越相似则智商的相关越高。因此,四个选项的智商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为B>C>D=A

12.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正常性

【答案】C

【解析】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做出最佳解释,然后用词把它们标示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13.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 )

A.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B. 怎样读好一本书

C.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