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1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0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7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813中国语言文学综合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8
一、名词解释
1. 主谓谓语句
【答案】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主谓谓语句大体有五种类型:①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②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③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④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⑤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2. 撮口呼
【答案】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例如,üan , üe 等音。它是四呼中的一种,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型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
3.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4.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还包括仿句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二、简答题
5. “吃、分析、相信、爱、调查、听”都是动词,试从语法功能上对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从语法功能上对动词进行以下分类:
(1)一般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及物动词
吃、听是一般的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作谓语,能带宾语。后面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这些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重叠后变成“吃吃饭”、“听听歌”。
(2)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相信、爱。表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相信”“非常喜欢”。 (3)属于兼类的动词
调查。这类小是单纯的动词,同时还属于名词,既是谓词性的,同时还是名词性的,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比如:“调查报告”“写份调查”。
(4)及物动词
分析。“分析”后面可以带宾语,比如“分析数据”,它也可以像“吃”、“听”一样重叠表示短暂,可是重叠后很少在后面接宾语,我们一般只说“把这个问题分析分析”。
6. 比较下面两个例子,说明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的主要特点。
①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堰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千搓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
(朱自清《潭拓寺戒坛寺》)
②细菌有三种主要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但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小显著的过渡形态。
细菌的形体虽然如此之小,但各类细菌间,其体积的差别很大。最小的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2微米; 一般杆菌为2X0.5微米。
(李杨汉《植物学·细菌》)
【答案】例①是文艺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的描绘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努力追求艺术化。例②是科技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表达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不追求艺术化。
7. 指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反义词?
和善 分散 脆弱 冷落 低落 淡季 通俗 浑浊
积累 赞同 拘泥 丑恶 富裕 平坦 吝音 节约
【答案】和善——凶恶[极性]
分散——集中[互补]
脆弱——坚强[极性]
冷落——热闹[极性]
低落——高涨[极性]
淡季——旺季[极性]
通俗——艰深[极性]
浑浊——清澈[极性]
积累——消耗(消费)[互补]
赞同——反对[互补]
拘泥——变通(灵活)[互补]
丑恶——美好[极性]
富裕——贫困[极性]
平坦——崎岖[极性]
吝音——慷慨(大方)[极性]
节约——浪费[互补]
8. 被字句特点。
【答案】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句子。它表示受事主语“被处置”,被处置的结果多数带有遭受、不如意的语用色彩,少数是如意的和中性的。被字句不能由任何主动句变换而成,其特点主要有:
(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
; (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
如果“一本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
(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
9. 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X )和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O ),用三种符号在字下标出。
绩 柿 素 眉 蜻 狗 羊 鸭
学 习 鹃 祝 闪 平 虎 狼
【答案】(1)自由语素:狗、羊、学、祝、闪、平、狼;
(2)半自由语素:绩、柿、素、眉、虎、鸭、习;
(3)没有不自由语素。
(4)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蜻、鹃。
10.运用反语应力求明显,切忌含混。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采用下列办法可使反语明显,不含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