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811专业基础知识考试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大棒与胡萝卜
【答案】在谈判的过程中,讨价还价的一方为了实现自己尽可能高的要求,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威胁、惩罚、许诺和奖赏。前两者通常被称为“大棒”,后两者则被称为“胡萝卜”。属于“大棒”的两种策略中,威胁是一种假定的行为,惩罚才是真实的行为; 属于“胡萝卜”的两种策略亦然,许诺是一种假定的行为,奖赏才是真实的行为。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哪一种策略更好,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有些人可能史多地使用“大棒”,也有些人可能更多地运用“胡萝卜”。一般来说,使用何种手段,需根据现实情况来定,它取决于行为者的目标选择、利益考虑和自身的实力。
2.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
【答案】威斯特伐里亚体系是指《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1618-1648年发生的那场战争中,西欧、中欧和化欧的主要国家几乎都卷了进去。1648年各方停战,签署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这个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边界,承认各国的独立和享有的外交权力,规定不得干涉各国的内政。这样,现代国际关系的雏形就出现了。这个体系,人们通常称之为威斯特伐里亚体系。
3. 世界格局
【答案】世界格局是指大国权力关系互动形成的权力结构。按照现实主义理论,所谓国际体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以国家为主角的权力政治。在这样的国际体系中,行为体的行为都是以权力为基础的。这种互动会使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大国的权力分布对于国际秩序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大国之间的权力关系,人们通常称之为世界格局。
4. 国际政治系统
【答案】国际政治系统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但国际政治系统更强调这种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国际政治系统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政治系统,又称一般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也可以称为国际关系体系。狭义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特指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国际政治格局。
5. 恐怖主义
【答案】恐怖主义是暴力实施者基于政治目的对非武装人员(包括军队中处于非战斗状态的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其目的是以特殊的手段把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逼迫其做原本不会做的事情。这个定义强调了恐怖主义的政治性,其暴力的有组织性,制造心理影响的目的性,并且强调了恐怖主义是不同质客体之问的一种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个界定是可以把恐怖主义与非恐怖主义进行区分的。
6. 民族
【答案】民族是指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多年来,学术界在民族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就是界定各异。通常来说,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强调的是民族的四个“共同”,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7. 单一民族国家
【答案】单一民族国家,是指本国居民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国家,所有公民共享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 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如韩国,日本,冰岛等国是典型的单一民族国家。
8. 维持和平
【答案】维持和平是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国际社会可以支配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目的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维持和平行动及其部署事宜由安全理事会授权,并须事先征得东道国政府同意,通常也须征得其他有关各方的同意。维和人员可能包括军事人员和警察以及文职人员。维和行动可能由军事观察特派团或维持和平部队或两者联合组成的人员执行。军事观察特派团由不配备武器的官员组成,其任务主要是监督协议或停火协定的执行情况。维和部队的士兵手中虽有武器,但多数情况下只能用于自卫。维持和平行动所需的军事人员由会员国自愿提供,并得到会员国的资助。联合国根据维和预算方案对会员国的资助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该预算方案的一个标准额度对派遣部队的会员国实行补偿。
9. 规范理论
【答案】规范理论是指布朗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国际关系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提出了社会或国家间关系的伦理性质。在传统的实践中,它关注的是暴力与战争问题; 在新的实践中,它把对传统问题的关注与对有关国际正义分配的现代要求结合在一起。布朗认为规范理论有三个要点:①国家的自主权间题; ②使用暴力的伦理问题; ③国际正义问题。
10.极
【答案】“极”是指国际权力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这些大国与一般国家的行事有明显的不同。利维认为,大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是因为:①高水平的军事能力使它们在战略上比较自足,
并有能力使它们的权力突出地表现于国界之外; ②它们的广义的安全概念包括对于地区和全球权力平衡的密切关注; ③在界定和挥卫其利益时它们比弱小国家更加武断。从以往的权力结构看,大国所构成的国际权力结构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单极、两极和多极。单极是指权力集中于一个国家,两极指权力集中于两个国家,多极则是指权力集中于三个以上的国家。
二、简答题
11.难民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1)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难民,大体可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离开了其原籍国,并受到己签署联合国或其他地区性难民公约的相关国家政府认可的难民;
②另一类是联合国难民署根据相关公约认可为难民的人,这后一类难民也被称为“托管难民”(man-daterefugees )o
(2)取得类似难民待遇的“国内流离失所人口”
尽管“难民”有严格的界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保护难民的工作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后来,那些因战争、内乱、饥荒而在原籍国流离失所的人,尽管没有离开原来所属的国家,也取得了类似难民的待遇。这些人被称为“国内流离失所人口”,尽管不属联合国难民署管辖,但联合国秘书长或联合国大会却常常要求难民署予以帮助。这些人同难民的相同点在于,他们的离乡背井是因为生命和(或)自由受到威胁,同难民的不同点在于,他们不愿或才、能跨过国际边界,在法律上,他们仍处于他们自己政府的主权之下,尽管这样的政府不能或不愿保护他们。
(3)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中,对难民还有一些特殊的分类。
①一种是“寻求庇护者”,指那些离开原籍国,向其他国家提出难民申请,而相关政府或是联合国难民署尚未就其申请作出决定的人。这些人的绝大多数居留在欧美工业化国家。
②还有一种是所谓的“返回的难民”,指在原籍国之外受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关注,在返回原籍国之后的一定时间内(两年)仍然受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关注,以确保他们能得到再安置并享有应得的权利。就这种情况而言,联合国难民署的代理机构在其原籍国的活动的宗旨就是要使他们的返回成为可持续的。
12.怎样认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与理论?
【答案】(1)事实
事实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点。“科学是建立在事实上面的建筑物。”对国际关系学者来说,要进行成功的研究,就必须选择适宜的方法,而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就必须对事实有基本的了解和恰当的认识。
①“事实”包括四层含义:真实存在的事情; 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 通过相关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被证实的观察、观念,即经过科学研究被证实的事情。在这四层意思中,“真实存在”是最根本的一条,有了事情的存在,才可能有对事情的认识和反映事情的真实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