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皮。

【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2. 同位素示踪。

【答案】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3. 细胞外液。

【答案】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存在于组织中)、管内液(存在于血管、淋巴管等管内)、血浆、淋巴等。

4. 印记。

【答案】印记是指个体发育早期的一个特定阶段,动物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能活动的较大物体紧紧追随的现象。

5.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6. 孢子植物。

【答案】孢子植物是指生活史中不形成种子,主要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楦物。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7. 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8. 期细胞。 【答案】

期细胞是指离开细胞周期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现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世代交替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配子体阶段)与无性世代(孢子体阶段)更迭出现的现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现象理由如下:

(1)被子植物生殖时,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和2个或3个细胞的花粉粒(雄配子体)。这时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单倍体(N ),因此称为单倍体阶段,又称配子体阶段或配子体世代。

(2)成熟的花粉被传送到雌蕊的柱头,柱头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到达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从合子开始,直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2N ),称为二倍体阶段,又称孢子体阶段或孢子体世代。被子植物的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因此认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具世代交替现象。

10.血红蛋白a 亚基和P 亚基的空间结构均与肌红蛋白相似,但肌红蛋白中的不少亲水残基在血红蛋白中被疏水残基取代了,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肌红蛋白以单体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血红蛋白分子中有更多的亲水残基,说明疏水作用对于亚基之间的给合有重要作用。

11.种群的空间格局中有哪些分布类型,最常用的检验指标是什么?请说明。

【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分布型。它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种群分布格局最简易的判断方法,通过公式

其中:——调查时样方数

——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计算

——样方中的个体总数

——方差(分散度)

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是方差/平均数的比率,即

(1)

(2)

(3)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成群分布。

12.为什么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答案】热带森林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最优越的环境条件。食物资源丰富、环境常年恒定,使热带森林中的动物组成异常繁盛。其单位面积上种的丰富度是温带地区的几百倍。此外热带森林还有许多的特有科、属、种;因此有人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13.简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细胞凋亡的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在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由自身基因编程的一种主动的程序性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使生物体得以清除不再需要的组织、细胞,而不引起炎症反应,维持组织、器官细胞数目相对平衡,保证个体正常发育,更新耗损细胞。

(2)其生物学意义

①发育过程中幼体器官的缩小和退化,例如,蝌蚪尾的去除;

②更新耗损细胞;

③清除被病原感染的细胞;

④细胞凋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的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

⑤在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14.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茎增粗?

【答案】茎维管束初生軔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性能,变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分裂活动,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维管束间隔小,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初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増添于维管束内,使维管束的体积增大,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维管束增大,茎得以増粗。许多草本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軔皮部,增添于维管束内,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軔皮部则组成新的维管束,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使维管束环扩大。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