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616外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创作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的作家是______。
【答案】契诃夫。
【解析】《一个文官的死》是契诃夫于1883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小说通过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小人物,让人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
2. 20世纪初美国“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是厄普顿·辛克莱写的《______》。
【答案】屠场
【解析】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厄普顿·辛克莱在1905年发表的《屠场》是“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肉类加工厂非人的劳动条件。
3. 苏联文论家巴赫金从______的小说创作中提炼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
【解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二、名词解释
4. 意识流派
【答案】意识流派是指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派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是人的意识流程,常利用心理时间来组织叙事,大量运用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追踪人的意识流程,展示人迷离恍惚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意识流小说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一度掀起高潮。40年代,经过意识流小说所锤炼的各种创作方法和观念仍然在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其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和福克纳等。
5. 批判现实主义
【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 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6. “教育剧”
【答案】“教育剧”是叙事剧的一种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宣传、鼓动的直接产物,是布莱希特在尝试创立叙事剧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体裁。“教育剧”的主题大多表现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它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 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7. 流浪汉小说
【答案】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欧洲近代小说,是城市兴起和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浪汉小说基本取材于现实,聚焦于城市无业游民的生活,多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他们自述身世的方式,按照其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进行叙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客观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因为流浪汉小说常常采用玩世不恭或同流合污的态度对待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所以,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流浪汉小说对于此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无名氏的《小癫子》是西班牙最早的流浪汉小说。
8. 新小说
【答案】新小说是20世纪50~60年代盛行于法国文学界的一种小说创作思潮,又称“反小说”。在哲学上,新小说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新小说没有统一的美学纲领,其作家强烈地反对传统,要求全面革新小说艺术; 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关切小说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取消人物的中心
,使读者由被地位,颠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与逻辑性,打破语法规则的约束,给文本留下“空缺”
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与参与者。阿兰·罗伯一格里叶、克洛德·西蒙、娜塔丽·萨洛特等为代表作家。
9. 俄狄浦斯情结
【答案】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
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专门术语。它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古希腊神话,恋母和拭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中文语境有时也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三、简答题
10.《萌芽》是怎样表现罢工斗争的?
【答案】《萌芽》是《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小说,内容是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而进行的斗争。它是一部在艺术上有着很高成就的作品,作者对工人生活条件、井下劳动和罢工斗争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他把粗犷和细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其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工人罢工斗争的描写,具体表现为:
(1)第一次在文学上生动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小说生动地再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它以煤矿工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组织的罢工。通过展现工人们恶劣的工作条件和非人的生活环境,小说揭示了罢工的经济、政治原因,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2)第一次正面描写了工人的集体罢工小说描写了2500名矿工在普鲁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在国际工人联合会领导和支持下自觉组织起来,进行罢工。他们破坏矿场、包围煤矿公司,同政府派来镇压的军警展开浴血奋战,虽然最后难逃失败的结局,但工人的觉悟和能力在斗争中都得提高,在先进思想的武装下他们对未来充满坚定信念,以自己的斗争唤起了全法国的工人。
(3)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集体力量,小说赞美了工人团结一致、英勇搏斗的精神。煤矿工人和家属们团结一致,跟资本家、公贼和军警作斗争,并联合其它矿山的工人,共同组织罢工。在斗争中,他们一边罢工,一边开展互相救济的工作,显示出训练有素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主义精神。
(4)小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小说以“萌芽”为题,意为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他们的力量将像破土的种子一样茁壮成长,摧毁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世界。
总之,《萌芽》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杰作,是一份献给无产阶级的厚礼。它对工人生活具体而准确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工人运动壮阔的历史场景。小说在结构上的严密布局和节奏上的沉稳有力,加以描写上的雄浑气势,都使《萌芽》具有一种古代史诗的特点。左拉注重运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强调对比、生理因素和动物本能,使得《萌芽》极具自然主义文学特点,从而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11.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
【答案】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主要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