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弹性理论
【答案】弹性理论是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规划主体和规划客体在时间、空间乃至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弹性变化。弹性理论建立在不确定性思想和非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动态的思想,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这种动态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规划的弹性强调规划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包括规划工作者与参与者、规划的目标、规划的技术方法等。
2. 土地利用现状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以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的成绩和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 分区方案
【答案】分区方案是指分区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原则。方案内容包括:制定分区原则和依据,
确定分区结构和方法,明确工作底图、上图面积、规划期限、作业流程、分区方法、成果要求等。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规划就是在土地整理前期进行的安排设计,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立项,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专项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实质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开发整理项目区的确定不但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而且要符合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5. 水运用地规划
【答案】水运用地规划是指利用天然航道或者疏通改造的航道,在需要而又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灌溉为主的大型渠系以发展水运而进行的规划。在规划时,应进行水系的全面考察,根据流量、流速、水深、河床宽度和客货流向、运量等因素,确定水运工具、水运能力和相应的码头、船闸、导航设施等规划方案。
6. 可持续利用理论
【答案】可持续利用理论就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类。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三大类。
(1)政府投资项目、法定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指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开发整理项目。目前,主要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两种,简称国家投资项目和地方投资项目。
法定(义务)投资项目指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自行实施的投资项目。
社会投资项目是指由企业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建设的项目。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对社会投资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给予鼓励和支持。
(2)开发项目、整理项目、复垦项目和综合项目
土地开发项目是指以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增加有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整理项目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的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复垦项目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和废弃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开发整理项目。
综合项目是指具有开发、整理、复垦中两种以上综合性质的开发整理项目。当根据开发整理区域内土地利用或增加耕地性质不能确定为某一开发、整理、复垦单项项目时,则应确定为综合项目。
(3)新建、续建、改建、重建和扩建项目
新建项目是指拟列入投资i}一划开始实施的新项目。
续建项目是指对已经批准实施的项目提高建设标准或增加建设内容继续建设的项目。
改建项目是指对原有建设内容进行部分或全部改动,或对原项目建设内容进行更新改造而设立的项目。
重建项目指由于原有项目建设内容老化,需将老化的原有项目建设内容废除,按照原项目建设内容重新建设而设立的项目。
扩建项目指对己经批准实施的项目扩大建设区域范围的项目。
8. 简述城镇工业用地的布局与规划。
【答案】城镇T 业用地布局主要考虑以下五方面的关系:
(1)与城镇总体布局的关系
一般城镇均采用工业小区和分散工业点两级布置形式。就其对城镇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而言,可有以下布置方法:工业包围城镇形式、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有机结合组团式布置。
(2)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位置的关系一一三种布置形式
①平行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业用地宽度比较合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较好。
②垂直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人上下班不为工业区内铁路线所隔断,防护带减少,节省建设费用,热电点、危险品仓库,热加工车间及工厂排出的有害物质可以远离居住区。
③混合布置:这种布置方式既有平行布置的优点,又具垂直布置的长处,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
(3)工业用地布置与地形的关系
①在山坡地形,当风向与山坡直交时,迎风面一部分气流顺坡而上,另一部分气流绕山丘两侧流过,在背风面则形成涡流区。因此,在迎风面山坡地区,应将居住区布置在山前平原地带,工厂布置在山前缓坡地带,有害气体顺风向下风侧扩散,居住区不受污染。在背风景布置时,居住区在山上,工厂位于山下平原,这是由于涡流作用,山下的烟尘扩散困难。
②在河岸台地、较低阶地一般是冷气汇集处,且地面潮湿、常有雾气集聚。因此,工业用地和居住区均不宜布置在低阶地。更不应把工业用地布置在高台阶,将居住区布置在高台阶下。在山沟地形,最好将下业区及居住区都布置在沟外的台地上。
(4)工业用地布置与铁路的关系
当工业企业运输量大,或运输特别长大的货物时,需采用铁路运输。工厂应接近铁路正线,或接专用线引入厂内。由于铁路线在城市中的不同布置形式,工业用地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①铁路呈环状放射形布置,工业沿铁路两侧也呈放射形布置;
②铁路穿越城镇,城镇沿铁路两侧发展。
(5)工业用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物质,主要靠大气的流动被输送到下风处,同时又与周围空气混合稀释。在布置工业用地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现象,将排放废气的工业放在下风处。
9.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基木原则?
【答案】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众主体原则
政府应该放权,为公众参与提供可能性,政府把某些原来由政府包办的社会功能“交还”社会,让公众真正成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的主体,政府部门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功能。
(2)互动性与持续性原则
互动性与持续性原则是指通过公众的持续参与,形成公众参与过程中信息的提出一一反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