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969综合化学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已知EDTA 的
以EDTA 滴定等浓度的分别为0.9, 1.6, 2.0, 2.67, 6.16, 10.26。现在pH>12的碱性溶液中,,已知在此条件下不发生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至50%时,pCa=pY
B.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C. 滴定至150%时,pCa=pY
D. 上述三种叙述均不正确
【答案】B
A 项溶液中【解析】
项Y 过量 仅被滴定,B 项因为pCa=pY; C 和Y 均无副反应,
2. 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 )。
【答案】D
3. 使用有机溶剂氯仿来萃取废液中的酚,进行定量分析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废水调至pH=5.0左右进行萃取
B. 将废水调至_
C. 先调至_
D. 将废水调至
【答案】C
4.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的强度与下列( )因素无关。
A. 样品的组成
B. 观测方向
C. 光源的温度
D. 元素及谱线的性质
【答案】B
【解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中,谱线强度
后萃取 萃取非酚杂质后,再调至pH=5.0萃取酚 后萃取 常数a 与试样的蒸发、激发过程和试样
组成等有关,
常数b 与谱线的自吸有关。另外,相同条件下,不同的谱线其强度当然不同。
5. 下列叙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精密度高
B. 绝对误差小
C. 偏差大
D. 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答案】A
6. 红外光谱波长的范围一般在(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红外光的波长范围约在将和cm 转换成jim 得到A 〜D 分
别为
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磷酸根有干扰,为消除其干扰,可采取的措施( )。
(1)加入铝盐,(2)加入锶盐,(3)加入EDTA ,(4)使用
A. (1)、(2)、(3)
B. (1)、(2)、(3)、(4)
C. (2)、(3)、(4)
D. (2)、(4)
【答案】A
【解析】铝、锶与磷酸根形成沉淀而释放出钙,EDTA 与钙形成配合物而易于原子化。
8. EDTA 的分别是:0.9、1.6、2.0、2.67、6.16、10.26。如今在pH=13时,以EDTA 滴定同浓度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滴定至150%时,pCa=pY
B. 当滴定至50%时,pCa=pY
C. 当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pY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火焰
9. (多选)草酸钙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大于pH4溶液中的溶解度
【答案】CD
【解析】由于受酸效应的影响,草酸钙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用
度、大子pH4溶液中的溶解度。
10.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
A. 校正背景干扰
B. 消除物理干扰
C. 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
D. 消除电离干扰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四种干扰都有其相应的消除方法,都应掌握。其中背景干扰可用氘灯背景校正法和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法消除;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消除;电离干扰可加入消电离剂来消除。
十算的溶解
二、判断题
11.摩尔法测定
【答案】×
【解析】指示剂的用量直接影响Mohr 法的准确度。的浓度过高,不仅终点提前,而且本身的黄色也会影响终点观察。
12.屏蔽作用越大,共振频率越高。( )
【答案】×
【解析】屏蔽作用越大,共振频率越低。
13.荧光量子产率( ) 【答案】
式中,为荧光【解析】荧光量子产率又称荧光效率,是指激发态分子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子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常用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发射的速率常数;
为所有辐射失活和非福射失活的速率常数之和。由此可见,
荧光量子产率含量时,指示剂用量越大,终点越易观察,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