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安大学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
,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答案】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
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 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2. 直接融资
【答案】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 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概括,以区别十间接融资。
3.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
,是以个人独立经济活动为基础,【答案】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
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交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流动和部分短期资本流动所表示的交易。它们主要有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政府和私人的援助、赠与,为追求利润而进行的对外投资,以及为发展本国经济而借入的外国资金等。一般来说,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就是经常项目加各长期资本项目和部分短期资本流动项目的借贷双方的差额。但对于某些短期资本流动很难确定它是自主性的,还是调节性的,因此这种国际收支差额分析用处不大,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收支差额来反映其国际收支状况。
4. 金融监管体制
【答案】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它包括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施加影响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颇不相同。根据监管主体的多少,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单一监管体制和多头监管体制。
5. 国际收支失衡(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际收【答案】国际收支失衡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
支所发生的顺差与逆差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①周期性不平衡:即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货币性不平衡:即由货币供给引起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③结构性不平衡:由一国内部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国际需求结构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④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进出口的季节性、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⑤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如果表现为顺差形式,外汇储备就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增强; 如果表现为逆差,则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逆差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以使之趋于平衡。
6.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答案】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是金融互换根据标的不同划分的两种形式。金融互换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约。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以同种货币同样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则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出来的;
货币互换是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不同种货币的同样筹资本金和固定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的互换交易。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可以分散风险、降低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
7. 保险公司
【答案】指办理保险业务,在风险发生时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给予赔偿或支付的金融中介机构。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 资金运用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应付赔偿所需。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证券、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保单贷款等。保险公司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法定保险公司和自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公营保险公司与私营保险公司以及公私共营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是除银行外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 私募发行
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 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
【答案】
二、简答题
9. 简述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业务的种类。
【答案】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1)贴现。它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开始发展阶段是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这项业务的内容是银行买进尚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换言之,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
(2)贷款及其种类。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存款货币银行运用资金的方式虽不止贷款一种,但贷款在其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通过贷款联系,银行可密切与工商企业的往来关系,从而有利于拓宽业务领域。
贷款业务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划分,至少有如下几个类别:
①按贷款有否抵押品划分,分为抵押贷款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②按贷款对象划分,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③按贷款期限划分,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④按还款方式划分,分为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
(3)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公债券、国库券等。此外,一些财力雄厚、信誉较高的公司债券,也是商业银行投资的对象。
至于投资于公司、企业的股票,在实行金融业职能分工型的国家中,政府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或干脆不允许购买和持有股票; 或有苛刻的限制,比如只允许商业银行以其自有资本金及盈余的一个极小比例用于这方面的投资。至于在允许商业银行全能经营的国家中,不少国家在投资数量上也有限制性的规定。
禁止或限制银行对股票进行投资的出发点:一是保持银行业的稳定性,力求防止股市波动和过分对特定企业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二是防止垄断。
10.简述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答案】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划清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界限,并实行分别管理的原则。预算外资金的项目和范围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设项目,扩大预算外资金范围,属于预算内的资金不得划到预算外,属于预算外支出的项目不得在预算内报销。
(2)财政管理的原则。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依照部门和单位的财政隶属关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预算外资金的用途分类进行核算。财政部负责管理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安排和使用,并对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进行审批; 地方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各级地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安排和使用,并对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进行审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