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二) ... 9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三) . 17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四) . 24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803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五) . 33

一、简答题

1. 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要做出停止营业的决策?

【答案】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分析如下:如果一家厂商生产量为零,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 ,所以,此时的利润为-F 。产量为Q 时的利润为PQ-c v (Q )-F , 当-F>PQ-cv (Q )-F 时,厂商停止生产较为有利。也就是说,在产量为零时所获得的利润,即支付的固定成本,超过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处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时,厂商就应该停产。重新整理不等式-F>PQ-cv (Q )-F ,可得停止营业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价格)时,厂商停止营业是比较有利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停止营业点

图中,在均衡产量Q 上,厂商的平均收益(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

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2. 某人有收入R 元,欲购买商品X ,请分析他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推导出X 的需求曲线。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则他的效用函数具有什么形式?

【答案】(1)可以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商品X 的需求曲线。价格一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a )所示。

价格一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1在图(a )中,在均衡点E 1,商品1的价格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为X 1。在均衡点E 2,商品1

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到X 1。在均衡点E 3, 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12122

323降为P 1,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增加为X 1。

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 1数值和相应均衡点上的X 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图(b )中商品1的需求曲线X 1=f(P 1)。在图(b )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 1在图(b )中,需求曲线X 1=f(P 1)的a 点、b 点、c 点分别和图(a )中的E 1点、E 2点、E 3点相对应。

则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λ不变)

, 此效用函数是拟线性的。

3. 为什么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和长期并不相同,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在大多数商品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厂商若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增加产量,或者根据商品的降价及时缩减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相应地,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小的。但在长期,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产,都是可以实现的,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做出较充分的反应,供给价格弹性也就比较大了。

(2)除此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也是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重要因素。如果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提高,则意味着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在短期内,

产量增加一般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变动,所以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而在长期内,厂商容易实

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提高,所以供给价格弹性可以比较大。

4. 等产量曲线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互相替代是有效率的。

(2)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小,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大。

(3)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5.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什么? 它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在长期中,厂商能够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都是: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图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 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 1、Q 2和Q 3。等成本线AB 与等产量曲线Q 2相切于E 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E 有:

即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