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

  摘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是目前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颇受重视的反思性教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理论。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储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也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教师的理念、信仰和理论能够为所有教师的教学改良做出贡献,反思性教学要在学校的改革中起领导作用。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现状,笔者不仅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进行访谈,而且对所在地洛阳市几所中学的三百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又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面对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对教师自我实践反思的崇拜以及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在教师的培养中,一方面要加强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中引入反思模式,着眼于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反思性教学,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控制。本文拟在分析比较反思性教学和传统教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对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内容、过程、模式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反思性教学。要研究反思性教学首先应从正确认识反思开始。认为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同样在教学活动中,也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这种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被称为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与传统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部分是对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特点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反思的内容。把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内容分为针对教学目标、任务的反思;结合整个教育过程的反思;对教师自身的反思和对教学工作的环境及其相关事物的反思四部分;其次分析了反思的过程。把反思的过程分为具体经验→观察和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四个阶段;再次分析了反思的模式。主要阐述了矮拜模式;拉博斯各模式和爱德华滋布郎托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后说明了反思的方法。本文在分析说明国内外有关反思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中小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进行反思的几种方法。   第三部份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观念;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能力创设各种途径,激励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