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企业战略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资

【答案】合资(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的经营方法。其基本特点之一是投资方共同管理、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而不是由任何持股比重大的一方完全控制整个企业。因此,在这种方式中,合作各方持股比重相差不会太大,一般25%~75%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合资经营得到了迅速发展。合资经营的形式包括合作生产原材料和零配件; 合作科研; 营销性合资。合资企业中经常发生管理和控制权纠纷,大多数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本国的各种经济、政治或其他利益出发,非常重视对合资企业的控制。在通常情况下,进入企业经常通过管理、技术、合同安排来控制合资企业。

2. 财产清算或撤退战略

【答案】财产清算和撤退战略的目的是从竞争地位弱的经营业务中撤出时,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资金。企业退出的时机,应该把握在企业对退出的后果仍能有影响力的时候进行。企业要从市场上成功地退下来,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收获战略; 二是迅速放弃战略。收获战略是指企业尽可能地从经营单位中收回现金的战略。实施收获战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削减经费和成本,减少资产与削减产品。迅速放弃战略是指企业在衰退的初期就把有关的经营业务卖掉,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投资的战略。

3. 控制幅度

【答案】控制幅度是指组织中一个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指导多少下属的问题。控制幅度决定组织所要设置的层次,配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因此,控制幅度决定组织的效率。控制幅度的宽窄取决于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偏好及素质等,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管理素质。管理者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管理幅度就可宽些。被管理者素质较高、受过系统培训等,管理幅度也可宽些。反之则相反。

(2)管理内容。包括管理层次、业务性质、计划状况及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3)管理条件。大致可分为助手的配备情况、信息处理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4)管理环境。主要在十管理环境的变化速度、频度及程度。

4. 团队结构

【答案】团队结构是指企业通过采用团队来完成工作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团队员工手中。团队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解决问题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多功能型团队。解决问题型团队一般由5到12人组成,重点解决组织活动

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改善工作环境。自我管理型团队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一般由10到15人组成,其目的是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多功能型团队是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其目的是要求彼此之间交换信息,激发出新的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复杂的项目。

5. 产品差别化

【答案】产品差别化是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当产品或服务形成进入障碍时,新加入者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攻克这一壁垒,并且会以一定时期的亏损作为代价。在企业的产品缺少差别化时,购买者在挑选企业的产品时,常常从产品的价格或服务上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常常会爆发出激烈的价格战或服务战。

6. 间接出口

【答案】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设在本国的各种外贸机构或者国外企业设在本国的分支机构出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间接出口的特点是经营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相分离,企业产品走出国界,但是企业的营销活动几乎完全是在国内进行,并不直接参与自己出口产品的国际营销活动。间接出口可以以很低的投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产出,进入国际市场。而不利因素是,企业对国际市场了解甚少,不能控制海外营销活动。间接投资时所有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中风险最低的一种。企业可以选择间接出口作为走向世界的跳板。有经验的企业也可以利用间接出口投资少、易于管理的特点,作为覆盖大面积次要市场的手段,或者作为推销企业次要产品的一种辅助手段。间接出口的常见形式有:通过国外公司、机构驻本国的采购处、分公司、分支机构销售; 通过大型贸易公司出口; 通过各种出口管理公司出口; 利用另一个出口企业在国外己经建立的分销渠道和经营能力出口等。

7. 低成本战略

【答案】低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成本的具体政策,在整个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的一种战略,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该战略要求积极地建立起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销售和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有必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中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效益和经验曲线效益,这要求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否则,大量生产将毫无意义。

8. 盈利战略

【答案】盈利战略是指企业处于产品一市场发展的成熟阶段时所需采取的战略。盈利战略要求在企业处于产品一市场发展的成熟阶段,随着竞争趋于稳定,企业内大部分职能领域里追加投资的收益一般都很差的情况下,企业将经营的注意力从增长率转向获利能力,即从市场开发和资

产联合转向市场细分化与利用资产上,最大限度地依靠现有的资源和技能获得收益。

二、思考题

9. 分析企业采取合资方式与独资方式的区别和利弊。

【答案】合资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基本特点是投资方共同管理、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而独自经营一位者企业在国外市场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独自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百分之百的所有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

(1)合资经营

①优点

a. 有利于改进企业与外部的交流并扩大经营网络;

b. 有利于实现全球化经营; c. 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②缺点

合资各方容易在利益、目标等方面产生冲突。

(2)独资经营

①优点

a. 企业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管理与销售,经营利益完全归其支配,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少; b. 独资进入可以保护国际营销企业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从而保持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c. 企业可以独享在东道国的营销成果,可以独立支配所得利润,从而可以避开合资进人所必须面对的利益分配问题。

②缺点

a. 投入资金多,因为得不到像合资伙伴那样的当地合作者的帮助,在利用当地原材料、人力资源和销售网络方面不如合资那样便利,且市场规模的扩大容易受到限制:

b. 可能遇到较大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如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府没收等。

10.什么是规模经济? 什么是范围经济? 两者的相关性是什么?

【答案】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行业成功关键因素,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所生产的产品多样化,从而使企业的成本减少。

(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相关性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在经济学的概念中,规模经济是用平均成本函数下降来定义,而范围经济是用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