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 )。

A.-0.22

B.0.22

C.0.33

D.3.00

【答案】C

【解析】采用古典心理物理法测定感觉阈限时,无法将个体的感受性与其反应偏向加以辨别和分离,信号检测论则通过信号检测的实验程序,将感受性与反应偏向加以分离并计算出具体数值。β值也叫似然比,表示的是个体所选择的作为产生“信号”、“噪音”两种反应的分界点,称为判断标准。它以实验中被试的击中率的纵轴值与虚报率的纵轴值的比值来表示。

2. 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假设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故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3.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4 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处理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C.ABBA 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 )。

A.2次

B.4次

C.8次

D.32次

【答案】(1)C

(2)A

(3)C

【解析】(1)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ABBA , BAAB. 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ABBA 法。

(2)ABBA 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

(3)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4名被试,2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8次实验测量。

4. ABA 实验设计属于( )。

A. 被试内设计

B. 被试间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对照组设计

【答案】A

【解析】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被试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ABA 设计中,A 表示干预前的基本状态,B 表示所进行的干预,经过AB 两阶段后,再回到A 的状态,可以较好的区分自变量的效果和时间顺序等其他因素的效果。

5. 在反应时实验中,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 )。

A. 准确性

B. 稳定性

C. 灵敏性

【答案】A

【解析】在反应时实验中,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是反向关系,因此,考察被试的反应时还要兼顾被试反应的准确性。

6.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

A. 部分报告法

B. 延迟部分报告法

C. 全部报告法

D. 顺序再现法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矩阵消失后,尽量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字母,属于全部报告,而部分报告法则是根据某行的提示线索来回忆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7.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1)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

A. 二因素设计

B. 四因素设计‘

C. 二水平设计

D. 四水平设计

(2)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

A. 霍桑效应

B. 实验者效应

C. 练习效应

D. 安慰剂效应

(3)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

A.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 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 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