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810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
B. 银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玻璃电极 【答案】D
【解析】电位滴定过程中要求参比电极的电位保持不变,且不能影响滴定,而A 、B 的电极电位在滴定过程中都会变化,C 电极中饱和KC1中的C1离子会渗透到被测定溶液,故A 、B 、C 的电极都不适用。
2. 在色谱分离中,决定分离可能性的参数是( )。
A. 分配系数 B. C. 分配比 D. 相比 【答案】A
-3
3. 玻璃膜钠离子电极对钾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2x10, 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 )。
A. B.
标准溶液电位滴定
离子时,可以用作参比电极的是( )。
A. 卤化银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C.500倍 D.2000倍 【答案】C
4. 某试样含Cl 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6.24±0.2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16.04%〜16.44%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落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 若再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概率为90% 【答案】D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的强度与下列( )因素无关。
A. 样品的组成 B. 观测方向 C. 光源的温度 D. 元素及谱线的性质 【答案】B
【解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中,谱线强度组成等有关,
常数b 与谱线的自吸有关。另外,相同条件下,不同的谱线其强度当然不同。
6. 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HC1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将( )。
A. 偏高 B. 偏低 C. 一致 D. 无法确定 【答案】B
7.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答案】C
【解析】由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可知:光源发出的复光交替通过单色器1和单色器2, 得到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组分A 在测定波长和
测定波长
和参比波长交替通过吸收池并通过检测器检测,使得干扰
使得测定组分B 在和有:
因此,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设A 和B 的吸收光谱有等吸收点)。
8. 今有四个组分m 、II 、x 和y , 它们在气-液色谱上的分配系数为512、390、498和400, 哪一个最先出峰( )。
A.m B.x c.y
常数a 与试样的蒸发、激发过程和试样
参比波长下有:
D.n 【答案】D
9. 在一含有
等离子的混合溶液中,使用纸色谱法分离时,把丙酮-正丁醇-浓
斑点中心离开原点的距
HCl 作为展开溶剂,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开原点的距离是13.0cm ,其中
离是5.2cm ,那的比移值为( )。
A.2.5 B.0.40 C.5.2 D.13.0 【答案】B
10.(多选)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跃迁的基团是(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跃迁到反键轨道迁。此类跃迀需要的能量低,发生
跃迁的基团是
和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称为
跃能
二、填空题
11.当用0.01mol/L EDTA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金属离子M 和N 时,若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则准确滴定M 离子
【答案】5
12.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其原因是(1)_____;(2)_____;(3)_____;(4)_____。
【答案】红外非活性振动;简并;仪器不能区别频率十分接近的振动,或吸收带很弱,仪器无法检测;有些吸收带落在仪器检测范围之外 13.用
法可间接测定
先将标准溶液滴定;偏高(生成
沉淀为
再经过滤,
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
若此时溶液的酸度过高,使结果_____;若溶)
溶液中,最后用【答案】偏低
应满足
_____。
液的酸度过低,则结果_____。(答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14.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哪两种物质配制的:_____、_____、刚配好的洗液应呈色,用久后变为_____色时,表示洗液已经失效。.
【答案】
红;棕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