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712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pH 为11.32, 读数有两位有效数字
B.0.0150g 试样的质量有四位有效数字
C. 用滴定管测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1.40mL 是四位有效数字
D. 从50mL 移液管中可以准确放出50.00mL 标准溶液
【答案】ACD
A 项,pH 的有效数字决定于小数点后的位数,B 项,【解析】所以为两位有效数字;在0.0150
中最前面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5后的“0”是有效数字,是三位有效数字。
2. 关于荧光光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波长无关
B.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一般是对称镜像
C. 荧光光谱属于分子激发射光谱
D. 荧光发射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重合
【答案】D
3. 几种极谱分析方法中,有关电解池加电压的方式,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
A. 单扫描极谱:滴汞生长前期,于两电极问加一锯齿形脉冲电压
B. 交流极谱:在经典直流极谱极化电压上叠加一小振幅的高频
〜几十微伏)
C. 方波极谱:在经典直流极谱极化电压上叠加一小振幅的低频(50Hz )方波电压(通常不大于50mV )
D. 脉冲极谱:滴汞生成后期某一时间,
于一缓慢变化的直流电压上叠加一个持续时间较长
的方形脉冲电压
【答案】D
【解析】单扫描极谱是在滴汞生长时期中的某一很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线性扫描;交流极谱是在经典直流极谱电压上叠加一小振幅(几毫伏〜几十毫伏)的低频正弦电压;方波极谱是在直流线性扫描电压上叠加一小振幅的频率为的方波电压(通常不大于50mV )。
4. 单光束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图是( )。
A.
第 2 页,共 47 页 正弦电压(几微伏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1)荧光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显示器组成;(2)荧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必须与检测器垂直;(3)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样品池前后各一个单色器,单色器1是将光源发出的复光变成单色光;单色器2, 是将发出的荧光与杂散光分离,防止杂散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
5 (多选),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A=0或.
A. 使测量中C-T 呈线性关系
B. 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
C. 使测量符合比尔定律,不发生偏离
D. 使所测吸光度A 值真正反映的是待测物的A 值
【答案】BCD
【解析】A 项,在Lambert-Beer 定律中,C-T 之间没有线性关系;B 项,参比溶液,(即试剂空白)的干扰属于系统误差。若不使用参比溶液调节A=0, 就等于没有消除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时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C 项,若假设参比溶液中仅有一种吸光物质,有关系式:
A 与C 样不成正比,即吸光度与C 样的关系偏离Lambert-Beer 定律。D 项,用参比溶液调节A=0就是扣除了被测组分以外其他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干扰,使所测吸光度A 值真正反映的是待测物的A 值。
6. (多选)关于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诱导效应使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B. 物质分子发生互变异构时,吸收峰位置不发生变化
C. 共轭效应使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D. 氢键的形成使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答案】AC
【解析】物质分子发生互变异构时,吸收峰位置发生变化;氢键的形成使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其目的是( )。
第 3 页,共 47 页
7. 用0.l00mol/LNaOH滴定含有
( )作指不剂。
A.
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红
D. 酚酞
【答案】A 和混合溶液中的选择
8.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式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 )。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漆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答案】D
9. 用
标定时,由于反应速率不够快,因此滴定需要维持足够的酸度和温度,但酸度和温度过高时,又会发生( )。
A.
B.
C.
D. 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ACD 三项,没有挥发性,易溶于水,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光发射波长永远大于激发波长
B. 焚光发射波长永远小于激发波长
C.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D.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
【答案】AC
【解析】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特征可知:在溶液中,分子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所以正确说法是A 、C 。
二、填空题
11.以pH 玻璃电极测量pH>14的溶液时,pH 测量值往往偏_____。
【答案】低
第 4 页,共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