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案】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具体讲有以下规律:
①人均GNP 在300美元以下,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缓慢下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一般在2/3以上. ;
②人均GNP 在800~25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50%~33.3%;
③人均GNP 在2500-50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33.3%~10%;
④人均GNP 在5000美元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10%以下。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如果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速度就快; 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力就会减弱,转移速度就慢。
(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
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2. 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有:
(1)熟练劳动说
美国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养熟练劳动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决策水平。美国相对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供给,使得美国出日商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日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
(2)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
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致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识资本”导致了更有效的生产。
(3)自然资源产业说
美国的贸易格局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来得到解释。假设美国是自然资源享赋相对贫乏的国家,所以用不出口自然资源产品的办法来保存自然资源和资本。美国需要进口那些用美国方法衡量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产品。
(4)国内需求说
一种产品在国内被消费(或被投资),对于这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一国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偏好),然后再满足国外需求。当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是相似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需求结构的差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而处于同一层次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贸易量较大。
(5)产品生命周期说
产品技术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山于产品要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阶段上享有比较优势。
(6)产业内部贸易说
小同国家专门从事一个可选的差异性产品,由于每个国家总有一此人小愿意趋同本地大多数人的口味,产生相似产品存在着进口与出口。
3. 农业发展分成哪三个阶段? 它们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农业发展可分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1)原始农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石器、棍棒为生产工具,以传统的直接经验为生产技术,只能够利用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是从土地上掠夺物质和能量,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人为循环。
(2)传统农业是指开始十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
(3)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人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4. 你认为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答案】(1)中国未来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①第一阶段一一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a. 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在21世纪的20-30年里仍将以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
b. 对于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采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同时,可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第二阶段一一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21世纪20-3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开始由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并举,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5. 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与基本原理。
【答案】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是指期货交易所将同一期货农产品的众多买卖者集中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连续性、权威性、未来性价格的过程。
期货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发现价格:
a. 市场供给
本期产量Q ts 取决十本期预期价格P te ,本期预期价格P te 等于本期期货价格P tf ,而期货价格是
建立在大量供求信息基础上的,从而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未来供求。
b.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也将受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Q td =f(P tf ),即本期需求Q td 。取决于本期期货价格P tf :并随之不断调整。
市场供求在期货价格引导下,不断得到事先调节,从而提前向新的均衡点收敛,即市场供求在期货价格调节下不断收敛于新的均衡点。
存在农产品期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比只有农产品现货市场情况下形成的价格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长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6. 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答案】(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农业经济学科的理论
特奥多·冯·戈尔兹:力图使农业经营学从李比希影响下的农业化学转回到经济学,其代表著作是《农业经营学》。
弗里德里希·艾瑞保:
①根据屠能《孤立国》理论,说明各个经营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从各个农业经营部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
②阐述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要素相互配合的比例,以及成本价格和产品价格等。其代表著作是《农业经济学说论文集》、《农场与农地评价学》、《农业经营学概论》。
特奥多. 布林克曼:以屠能的理论为基础,并都把农业经营学的重心放在经济学方面(比艾瑞保的更为简练),其代表著作是特奥多。布林克曼。艾瑞保和布林克曼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农业经济学的基础,并对农业经济各分支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影响。
(2)20世纪初以后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农业经济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四大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农业生物科学; 农业环境科学; 农业工程科学; 农业经济科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