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发展

【答案】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以便更好地执行政治权威意志的过程。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与行政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行政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一起构成整体的社会发展。‘白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一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行政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它的发展也推动着其他发展的进步。

2. 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

【答案】按评估所处阶段看,政策评估可分成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两种。

(1)事前评估又称预评估,它是在政策执行之前进行的一种可预测的评估,它的评估内容必须包含几个方面:①对政策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②对政策可行性进行评估; ③对政策执行后可能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预先评估。

事前评估的主要特点是将评估从单纯的事后检测变成了事前的预测和控制,这种提前预测的做法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能起到一种凡事先预的效果,先把政策想周到,有利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2)事后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完后,针对政策施行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对政策进行评估。事后评估是政策评估的主导形式,它旨在鉴定人们执行政策对所确认问题确定达到的解决程度和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在执行时发生的作用,并判断政策原初设想的目标是否达成,辨别政策效果的成因,以求通过优化政策运行机制的方式,强化和扩大政策效果的一种行为。

总之,不管一项公共政策在执行前经过了多么详尽的事前评估,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依然会遇到一些事前没有料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事后评估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所做的,它试图以一种更为优化的政策运行方式,对已经实施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期望能够帮助实现原初的政策目标。

3. 行政领导方法

【答案】行政领导方法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具体可分为:①领导制度要求的有广泛制约力与影响力的根本方法。②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变的方法,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又称行政领导方式和艺术。

4. 行政领导权威

【答案】行政领导的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可以对领

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权威是领导权力和领导艺术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5. 政府雇员制

【答案】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以契约形式聘用、管理某些专门技术人才及承担部分临时性、勤务性工作的人员的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以劳动合同为主要手段,来界定、规范和调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日的是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组织形式的完善,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公共产品。

6. 威尔逊

【答案】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他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的主要贡献是:

(1)强调了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威尔逊还认为,为了效率可以适当牺牲民主,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一一行政学,使民主宪政制度臻于完盖

(2)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这就从结构上否认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

尽管威尔逊的理论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也并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他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因此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

7. 政府信息公开

【答案】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府公众信息传播机制的基础。其宗旨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是合法、及时、真实和公正,“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信息公开的义务人,社会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人,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事权、财权、人事权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以及行政行为的依据、程序、时限和行政处理决定的部门、程序、理由和结果。

8. 行政系统的界限

【答案】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介环节。具有两种功能:①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 ②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行政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

二、简答题

9. 简述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

【答案】办公室管理的范围广,任务杂。具体包括:

(1)口常性工作

①公文处理。包括对外公文、内部公文的撰制和外来公文的处理下作。

②会议工作。包括协助领导确定会议的指导思想和议题,发送会议通知及入场券,安排会议日程与布置会场,起草、处理和归档会议文书,安排食宿、交通,管理财务、医疗卫生以及会议的保卫、保密工作等。③信息处理。办公室的信息处理,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传递和反馈、信息网络、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

④机关事务管理。包括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后勤管理和协助接待工作等。

⑤印章管理。包括印章的刻制、颁发、保管、使用和销缴等。

⑥文书档案工作。包括文书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

⑦信访工作。包括来信、来访的受理、处理、查办等。

⑧机要保密工作。包括各种密级的文件、资料的管理。

⑨公关工作。包括处理与外单位或群众的关系、联系工作。公关工作事关本机关、本单位的形象,事关本机关、本单位的工作能否与社会公众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综合协调工作

①工作任务的协调。办公室或其工作人员常以参与或牵头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来完成各项工作或任务。

②管理事务的协调。这是办公室通过联系、沟通、调解、协商等方式,以解决领导机关及其所属机关之间,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的一种管理工作。

③领导关系的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别是秘书长和办公室负责人,通过协调以沟通领导者之间的联系,消除误会或隔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办公室在协调领导机关、领导成员的关系时,应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注意分寸。

(3)辅助决策工作

①信息准备。办公室所提供的信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全面、准确,将直接影响领导者决策的决心和成败。办公室是所在单位的信息收集、交流、反馈的枢纽,也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中心。

②提供方案。在掌握情况、收集信息后,办公室应提出或协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决策方案,供领导机关、领导者决策时参考、选择。

③承担决策事务。在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的决策确定以后,办公室应履行自己的职责,迅速地将领导的指示或决定记录、整理,并通过发布文件或召开会议等方式公布决策。

④协助实施和检查。办公室或其工作人员在领导制定决策时,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全力以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领导的指示、决定得以顺利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