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世界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美联社

【答案】美联社是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纽约市6家大报组建的“港口新闻联合社”。其后经过不断合并、改组,规模逐渐扩大。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最初稿件只供给本社成员报纸,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主要业务是提供新闻、图片、图表、特稿、金融股票行情、经济信息服务; 另有音像服务、为电视台电台提供口播新闻和电视节目。1998年收购了ABC 的环球电视网,合并在原有的美联电视新闻网,成为路透社电视新闻社惟一的竞争对手。

2. 《巴黎新闻》

【答案】《巴黎新闻》是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1777年1月1日由雅克·布里索创办。该报虽非官报,但经官方批准,要接受新闻检查官的审查。它一般不卷入政治斗争,内容多样,有文学、戏剧、法院新闻、卫生报告、金融行情、时装广告、失物招领等。但在《法兰西报》和其他享有特权报纸的排斥下,《巴黎新闻》很难报道第一手新闻。该报在1789年革命爆发时停刊。

3. 电子传播

【答案】电子传播是指20世纪兴起的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以及电视的关键是电子,因而把它们称为电子传播。广播与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现代大众传播时代。又因电子传播能跨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它为人类传播活动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4. 社交网络

【答案】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5. 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

【答案】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是指1996年国会对1934年广播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后的法案。

1996年电信法案与1934年广播法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①打破媒体间壁垒,允许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互相渗透; ②放宽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 ③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亨德认为该法案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

6. 墨西哥通讯社

【答案】墨西哥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隶属内政部。该社与埃菲社、法新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第三世界通讯社有新闻交换协定,互用对方的新闻都要付钱。1981年与新华社订立了交换新闻的协定。墨通社在美国和拉美各国设有分社,在国内有记者网。除为报社提供文字稿件之外,还拍摄电视短片供给电视台。

7. 图式传播

【答案】图式传播是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图式优于标记和声光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表达数量,而且能反映事物特点和性质。图式传播是原始音讯传播的高级形态。图式传播在考古活动中常有发现。

8. 利尔本

【答案】利尔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他曾因将在尼德兰出版的清教徒小册子偷偷运到英国,被“星法院”判处终身监禁。1640年,在革命风暴中,利尔本被释出狱。内战中,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平均派领袖。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主张颁布成文宪法,限制权力,建立分权制度,实现出版自由。

9. 舰队街

【答案】舰队街是指位于伦敦的英国最早的报纸集中地,英文全拼是“FleetStreet" ,意译应为“小河街”或“小溪街’夕,现多音译为“弗利特街”。1702年3月11日,第一份报纸《每日报》在舰队街出版,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定期发行的报纸。从18, 19世纪开始,英国各大报社和小报馆纷纷搬进了这条街,到最高峰时共计有100多家全国和地区性报纸在这条不过里许的街道上设立报馆。像《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镜报》等都把编辑部设于此。20世纪80年代后舰队街开始衰落。

10.《独立新闻》

【答案】《独立新闻》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民营报纸,1896年4月7日由旅美医学博士徐载弼创办。该报每周三期,主张改革政治体制,提倡民权和民族主义。创刊号上明确写道:“我们强调用朝鲜文字,这样谁都可以读它。”1899年被保守党停刊。1957年韩国报界把该报的创办日定为报纸节。

11.《纽约时报》

【答案】《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合作创办。雷蒙德主

张“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力求办一份新闻翔实、言论平和的廉价报纸。该报创刊后努力贯彻这一办报方针,新闻报道详尽准确,言论调和平稳,尤其注意国外新闻。到南北战争时,已成为美国杰出的日报,对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1896年,奥克斯接管了该报。范安达制定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即以“客观的、超党派”的态度刊登长篇的报道,报道国内外一切重大新闻,包括被其他报纸忽视或压缩成概要的新闻。这一传统使该报享有了“档案记录报”之称。

12.世界新闻新秩序(NewWorl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Order)

【答案】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NewWorl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Order)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的、旨在反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新闻传播控制的行为,以克服两者之问存在的严重的新闻传播不均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依据的自由、平等、均衡、公正的新闻传播新秩序。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既是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3.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Cthespiralofsilence )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一一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

该理论认为: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包括个人的孤立恐惧动机和意见气候。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支持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引向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 把民意视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但后来的研究者对沉默的螺旋出现的条件提出了质疑,议题性质(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关)、人格差异(中坚分子)可能使其失效,孤立恐惧动机和大众传播效果也遭受了批评。

14.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答案】《纽约太阳报》于1833年9月3日由本杰明·戴创于纽约,其口号是:“照耀所有人(ItShinesforAll )"o 《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也是第一份获得成功的“便士报”。该报的零售价是一美分或一便士,故称“便士报”,又称“廉价报纸”。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