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82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3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评述社论的写作要求。
【答案】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可以发出号召,提出任务,阐明政策,表明态度,辨明是非,指导实践。
社论的写作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精心写作
社论作为表明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务求集思广益精心写作。诚如革命伟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风雨历程中,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确立了这样的理念。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稳定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千方百计帮助农村教师排忧解难等,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烙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如孟二冬、冯志远、刘亚春、刘让贤、谭千秋等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生动逢释了什么是爱心、奉献和责任,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伴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吸引和鼓励大量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贫困地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 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有了更多需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着更高期待。人民教师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面临着时代变革提出的新挑战。广大教师应切实承担起作为教育者的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刻苦钻研,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