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853经济学综合之计量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案】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

(1)设计理论模型,包括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 (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估计模型参数;

(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2. 简述结构式模型和简化式模型两者之间的联系。 【答案】结构式模型的矩阵形式为:

将上式作如下变换:

与简化式模型的矩阵形式

比较,可得:

该式描述了简化式参数与结构式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参数关系体系。

3.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用什么来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为什么? 【答案】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常用调整的可决系数,而不用可决系数来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这是由于未调整可决系数高(即

随着样本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加,

的值越来越

是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函数)。也就是说,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情况,在模型中增加新的解

不是一个“适的指标,需加以调整。

释变量不会改变总离差平方和,但可能增加回归平方和,减少残差平方和,从而可能改变模型的解释功能。因此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间比较拟合优度时,而调整的可决系数

,其值不会随着解释变量个数K 加而增加,因此在用

于估计多元回归模型方面要优于未调整的可决系数。

4.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的研究思路是什么? 为什么一般要将原始模型变换为效用模型? 为什么必须选择某种 特定的概率分布?

【答案】对于二元选择问题,可以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

其中Y 为观测值为1和0的决策被解释变量,X 为解释变量,包括选择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选择主体所具有的属性。

因为,所以。所以有:

对于该式右端的该式左端的

,并没有处于[0,l]范围内的限制,实际上很可能超出[0,1]的范围; 而对于,则要求处于[0,1]范围内,于是产生了矛盾。显然,具有这种概率结构的随

机干扰项具有异方差性,所以上述模型不能作为实际研究二元选择问题的模型,需要构造效用模型。令选择1和0的效用表示如下:

则:

欲使得上式可以估计,就必须为是两种最常选择的概率分布。

选择一种特定的概率分布。正态概率分布或Logistic 概率分布

二、计算题

5. 证明:相关系数的另一个表达式是

:值,

分别为样本标准差。

,其中

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次项系数的估计

【答案】因为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次项系数的估计值,则样本的标本差:

6. 若回归方程的某个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期相关,可用工具变量法来修正参数估计量的非一致性,请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l )对于样本容量为具变量,请推导关于

的一组样本观测值的工具变量估计量

的表达式:

的斜率参数估计量,若

为例说明:

的工

可作为随机解释变量

(2)证明工具变量z 在估计过程中只作为工具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质上仍然是Y 对X 的回归〔提示:工具变量估计量,可看成是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特例〕。 【答案】(l )因为

的工具变量,则有:

因为工具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则

的工具变量估计量

为:

(2)工具变量法估计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二阶段OLS 回归: ①首先用OLS 法进行X 关于工具变量Z 的回归:②然后以上一步得到的此时

的工具变量估计量

为解释变量,进行Y 对X 的回归:

仍为:

对X 的

。由此可知,工具变量法实质上仍然是

回归,而不是对Z 的回归。

7. 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l )假如其他基本假设全部满足,但

,试证明,估计的斜率项仍是无偏的;

(2)若自变量存在正相关,且随机干扰项存在如下一阶序列相关:

试证明估计的斜率项的方差为

并就

与存在正序列相关或负序列相关时与模型满足所有基本假定下的OLS 估计

的大小进行比较。

【答案】(l )在其他假定都满足的情况下,存在自相关的斜率估计量为:

其中,所以(2)

的离差形式。

,即估计的斜率项仍然是无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