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700中国美术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北魏都城洛阳的建筑特点。
【答案】北魏都城洛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在汉魏洛阳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其建筑特点是:
(1)既改造了汉魏洛阳旧城,义新建了外城,宏伟壮观,布局整齐,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里、外城的佛寺达1367所,皆建筑宏丽,也为洛阳城增添了光彩。
(2)综合了古代都城建筑有益的经验,改变了“面朝背市”束缚,克服了汉长安、洛阳城缺少规划的欠缺,形成城市建筑史上颇有影响的都城。
(3)按照地域不同的功用进行设计,皇城集中居北,与商业区、居住区界限分明,从而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2. 《洛神赋图》是何人所作? 有何特点? 简述之。
【答案】《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的绘画珍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此画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堪称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其特点表现在:
(1)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
(2)人物安排方面,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画家以形为基础,通过形来传神。画中人物秀骨清相,似觉生动,令人凛凛,若对神明。其中人物的头部描绘得最为细致,而头部中的眼睛刻画更是传神。从而反应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神气。
(3)山川景物描绘上,以装饰性手法处理,一方面使画面连成一体,同时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而且表现出似真似幻、神人交融的幻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3. 中国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
【答案】青花是呈白地蓝花效果的釉下彩绘瓷,运用氧化钴料作呈色剂在坯体上绘画装饰图案,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釉下彩绘和运用钻料,是它的两个基本工艺要素。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关于青花的起源,有人认为是与宋代,因为迄今所见最早的青花瓷是在对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的金沙塔基进行发掘时发现的青花瓷片。但其它所见实物不多,因此青花开始流行可能是在元代中期以后,总之,元代后期青花瓷已达到成熟阶段。绘花用毛笔作画,随心所欲,取材较广,
因此青花的装饰内容极为丰富。
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陶瓷重镇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它的产量大、品种多、艺术性强。由于明代青花瓷在前后不同的时期所用的彩绘原料有别,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特性。
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大件器物居多,装饰注重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节,图案简朴,青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深蓝浓艳,总体风格为浑厚而凝重。
明中期成化年间,青料用江西产的平等青色,使得青花呈清亮爽目的淡蓝色,纹饰一改早期的洒脱豪放而渐趋工细、规矩,形成了淡雅、柔和的风格。明末的嘉靖时期,烧制出巨型瓷器,用色采用几经淘洗的回青料,色彩艳丽,纹饰繁褥重复堆砌,出现奢华臃肿的面貌。
总之,青花瓷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深受人们喜爱,青花瓷器运销海内外,成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
4. 简答王维对山水画的贡献。
【答案】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其山水画的代表作有《长江积雪图》《雪溪图》等。其对山水画的贡献有:
(1)王维是唐代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引领水墨山水一派。王维没有山水画作品留存,但据记载,王维的作品线条劲爽,用笔利落。
(2)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北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首创了破墨山水,尽去了以往山水画的浮华之气,仅用水墨渲淡而成,把原先以勾线为主的山水画,向水墨发展推进了一步。
(4)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研画法,创渲淡的破墨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并且以惘川为题材,为文人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原始陶器的造型与成型方法的关系。
【答案】中国原始彩陶的主要成型方法有捏塑、泥条盘筑、拼接。捏塑的器物一般为小型器皿,造型自然质朴,富有人情味,甚至会留下人的指纹; 泥条盘筑法则使用在较大的器物的成型上,造型较规整,一般会用刻画、剔刺、压印、堆贴来进行装饰; 拼接则是将较大器物的几部分相连接,然后表里抹平,加以修整,使之光滑。
6. 简述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及其贡献。
【答案】王羲之,字逸少,史称王右军,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书法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为古今之冠,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2)代表作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3)贡献
作为书法界的大家,王羲之的贡献非常大,主要在于:
①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
②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7. 简要介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特点。
【答案】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撞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造型以圆底或平底的盆较多,亦有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风格朴实厚重。
(2)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3)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8. 简述《画品》的具体内容。
【答案】《画品》又名《古画品录》,南齐前后画家、理论家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绘画理论著述,书中除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外,其序中提出的“六法”作为品评绘画的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
(1)《画品》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
(2)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标准“六法”,即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3)《画品》以绘画“六法”为理论核心,“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谢赫的《画品》及“六法论”是对古代绘画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
9. 秦汉雕塑的代表作以及特征是什么?
【答案】(1)秦汉雕塑的代表作:秦兵马俑。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们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也是秦汉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2)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