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问题:

[单选] 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问题:

[单选] 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申明禁约:“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政策:“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据此推断,宋政府力图()

A.变革政府职能。B.维护市场稳定。C.控制城市规模。D.防止贫富分化。

问题:

[单选] 明朝王世贞的《弇(yǎn)州四部稿》记载:“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

A.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C.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加强。D.对外贸易的繁荣兴盛。

问题:

[单选] 元代马祖常诗云:“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

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

问题:

[单选]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这种现象()

A.不利于商业的发展。B.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C.打破了坊市的限制。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问题:

[单选] 云梦秦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计量容器),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这主要反映了秦朝的半两钱()

A.铸造精细、样式精美。B.由各级政府来维护流通信誉。C.由各地政府掌握钱币铸造权。D.流通广泛、币制统一。

问题:

[单选] 宋室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运用于航海。B.奥斯曼帝国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C.南宋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带来的收益。D.海上运输效益比陆路运输效益更高。

问题:

[单选] “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问题:

[单选] 《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勅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这反映出唐代()

A.律法内容十分严苛。B.商业的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C.抑商制度已经废弛。D.仍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