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

问题:

[单选]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该制度是()

征辟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问题:

[单选]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同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问题:

[单选]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必须责罚军机大臣。军机处有利于皇帝的高度集权。应撤销军机处。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问题:

[单选]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②③。③④。①②④。①②③④。

问题:

[单选]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歌谣:()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问题:

[单选] 很多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新内容和新意义。”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倡导建立人间天国。C.实现了人人平等。D.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

问题:

[单选]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近代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对决,战局的胜负对两国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①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沉重打击②资金、市场的得失对双方都产生重要影响③日本的近代化道路更为宽广④清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

问题:

[单选] 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

[单选] 在武昌阅马场的“红楼”中珍藏着一部1911年10月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法的宪形式确定下来。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它的颁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它的颁布极大地提升了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