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B.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问题:

[单选] 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梭伦。苏格拉底。伯利克里。亚里士多德。

问题:

[单选]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B.主张重罪轻罚。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D.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问题:

[单选]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

问题:

[单选]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C.是借清朝割让台湾之机的政治投机,但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D.“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问题:

[单选] 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B.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问题:

[单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革命比建国更重要。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问题:

[单选] “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出现在()

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后。五四运动后。

问题:

[单选]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问题:

[单选]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