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问题:

[单选] 17世纪初建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经辉煌一时,但19世纪中期以后它的经营却日益困难并最终解体。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殖民掠夺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B.商业垄断导致经营效率低下。C.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英国对亚洲市场的依赖性减弱。

问题:

[单选]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95年出版的《道德论》一书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威胁社会稳定”。这段话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A.经济危机的发生。B.工人运动的兴起。C.垄断组织的形成。D.社会阶层的分化。

问题:

[单选] 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问题:

[单选] 查尔斯在《技术史》上说“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的历次战争是欧洲反法同盟与法国及拿破仑之间的战争。B.在殖民争夺的过程中,英国打败法国后开始保持海洋上的支配权。C.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英国掌握海上殖民霸权,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技术革命。

问题:

[单选] 《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A.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B.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C.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D.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问题:

[单选] 1815年英国颁布的《谷物法》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该法案()

A.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优势。B.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C.保证了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问题:

[单选] “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B.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C.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D.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问题:

[单选] 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进展。B.棉纺技术的革新。C.城市人口增加。D.城镇化加快发展。

问题:

[单选]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出现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B.采煤业。C.冶金行业。D.机器制造业。